胡新刚在康复教育方面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又温馨的足迹

耕歌者 2025-01-10 15:53:19

2025年元月7日,恰逢农历传统的腊八节。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落在大地上,虽有丝丝冬日的寒意,却也透着几分宁静。我与衡阳日报记者邹红辉应中国政法文化网衡阳联络站站长吴建友,衡阳市新安康复医院院长王梅玉之邀,满怀着期待前往石鼓区同伴教育戒毒康复学校参观访问。

上图从左至右:吴建友,黄长庚,胡新刚,王梅玉。

从市内出发,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上行驶了40多分钟后,停在了石鼓区角山镇揽月山庄的大院前。院门上“揽月山庄”四个大字格外醒目。院门两侧悬挂着诸多牌子,其中“衡阳市同伴戒毒康复学校”“中共石鼓区同伴联合支部”“衡阳市安置帮教基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等牌子十分显眼。从这些单位标识上,便能感受到这个大院必定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感人的故事。

院子颇为宽敞,里面有一栋房子,那是解放前大户人家才有的建筑样式。经过修缮后,在古朴之中透露出厚重与典雅的气息。这里便是“衡阳市同伴戒毒康复学校”,里面有十多间屋子,有的被用作教室,有的作为心理咨询室,还有的是卧室。在房子的侧后方还搭建了一座蒙古式的帐篷当作大教室,据说帐篷内的空间大概有200平米。

踏入这个满溢着温暖与希望的院子,我见到了中心的负责人胡新刚。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喝腊八粥,随后便向我讲述起中心的发展历程。2017年11月,石鼓区同伴教育戒毒服务中心成立了,这可是全国首个以“同伴教育”为主题的禁毒劝戒公益组织。自那时起,一颗公益的种子便在这片土地上播撒,开始生根发芽。

图为:胡新刚(左),邹红辉。

随着时光的流转,中心不断发展壮大。到了2021年,这是中心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年,他们开办了全国首家戒毒康复培训学校,这无疑是他们在禁毒戒毒事业上的一大跨越。同样是在这一年的4月,中心又承接了石鼓区基层社工站项目,这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如今,这里已经设立了7个镇街社工站和8个同伴教育室,13名全职社工和20余名核心志愿者在此默默奉献力量。

望着胡新刚那坚定且自豪的眼神,我不禁问道:“您作为中心的负责人,应该收获了不少荣誉吧?”他谦逊地笑了笑,开始说起自己的荣誉。他是区新阶联理事,还荣获了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优秀校外辅导员,以及省、市“十佳禁毒志愿者”等三十余项荣誉。这些荣誉恰似璀璨的星光,照亮了他的公益之路。而且,他们中心由于工作出色,受到了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关注,被专题报道达三次之多,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整个中心工作的高度肯定。

我忽然想起之前听闻石鼓区委统战部也参与到了中心的发展之中,便好奇地询问其中的缘由。胡新刚告诉我,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阶人士的作用,石鼓区委统战部牵头在同伴教育这里创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区新阶联积极响应,发动会员参与基地创建工作。这一举措为中心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身魅力。

中心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坚守初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他们一直坚持党建引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秉持“扎根社区,服务社群,助人自助”的宗旨。在禁毒戒毒方面,他们从未有过丝毫松懈,不断探索创新禁毒戒毒的方式方法。同时,他们拓宽视野,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把温暖传递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为他们撑起一片爱的天空;积极参与城乡社区建设,努力让社区变得更加美好。

他们启动了“百校、千社、万户”毒品预防教育、“为他织网”关爱未成年人成长计划等项目,这些项目就像阳光雨露一般,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他们还积极组织各类充满爱心的活动,例如组织慰问高龄老人,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在敬老院义剪,用一把剪刀传递爱心;为抗美援朝老英雄送上祝福,铭记英雄的奉献。

在教育方面,他们也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防溺水、防性侵等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还有那充满爱心的“我在鄯善有个娃”援疆助学活动,跨越地域的界限,传递着无尽的爱。

我心中暗自惊叹于他们服务内容的丰富多样,于是问道:“这么多的活动,那受益群众大概有多少呢?”胡新刚微笑着回答:“每年区内外受益群众达3万人次左右。”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数字,背后凝聚着中心(学校)全体人员的辛勤付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