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很美好的几个专业,实际上有人脉才有出路,普通考生绕路

山君与见山 2023-07-15 07:31:47

花式高考加油

高考选择专业有多大的意义,经常关注教育的朋友应该已经非常清楚。人怕入错行,大学生更怕。在外面学技能,发现自己没天赋或者不适合形势,最多损失点培训费。

可高校教育,专科起码3年,本科4年,医学类专业要5年。一旦选错,往往不少人毕业时才深刻体验到“走错路”是什么滋味。

毕业后很无用的一句话:跟我想象不一样

有句话说得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学生到真正成年人的蜕变,往往就是择业时当头一棒的打击而来。

能像刘强东那样,刚上大学就知道提前学别的东西另谋出路的同学,毕竟是极少数。无奈的是,很多人在“空降”招聘会时,才明白自己的学习背景,和想象的处境完全不同。

笔者记得我们那时有个校友去隔壁城市的招聘会,应聘奢侈品专员。说白了,是在柜台买高级的产品。可再怎么高端,归根结底只是服务人员啊。

校友本以为自己长相还可以,学历在服务业中又比较突出,应该有希望吧。谁知HR看了眼简历,告知她“除了学历我们还要求在学生会担任干部”。

这件事给笔者很深刻的印象,原来招聘已经内卷到这个程度。还有一位男生,是校内的学霸,学习材料专业。那时它还不是“四大天坑”,而是我们那的王牌。

男生以为以自己的学习成绩和专业背景,可以回老家轻松进入钢厂。谁知想太多。最后只能去一家规模不及五分之一的企业。毕业后最无用的话,就是“这跟我想象不一样”。

想象中很美好的几个专业,实际上有人脉才有出路

不得不承认,我们在高考填志愿时,因为能掌握的真实信息有限,所以很容易自行做出想象。包括笔者本人也是如此。那时互联网还没有这么发达,普通人获取消息更难。

前车之鉴,这里分享几个听起来很美好,令人对未来就业满是憧憬的专业。实际上往往两极分化,而且跟人脉相关。如果是普通家庭、成绩又不能读名校,最好绕路。

金融:张雪峰和储殷老师,原本是很多想法不一致的。但对于金融学专业的评价,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他们都曾提醒考生,家里没有业内的资源、没啥产业,就有点自知之明吧。而且即使你名校出身,没人引荐就能去华尔街当精英吗?太天真了。

心理学:高校里的心理课老师,往往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好像能用更轻松的方式工作。或者毕业去医院工作、自己开个咨询室,不是很符合当代人治愈的需求吗?别忘了,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忙着改行。没点资源和资本,就算能勉强创业,最后多半也亏本,乖乖打工。

人工智能:众所周知这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有潜力的行业。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往往是比较喜欢畅享未来的理科生。现实却令人无奈,因为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招聘需求。

教育学:考生和家长要留意,教育学跟其他师范专业,有些区别。它的学习内容较为宏观,让大家想象毕业后有望直接考入教育局。可是这年头普通中小学的教师编制都那么难拿,想进教育局工作会那么简单吗?不如学习更实用的方向。

临床医学:有人说,临床已经不再是底层子弟能随意学习的方向了。不是说报考限制,而是现实令这类既缺钱又缺人脉的医学生,在求学和求职中,面临巨大难处。教育成本高,实习的水很深。

如果选来选去比较纠结,最好选自己喜欢的方向

其实无论你想报考哪个专业,只要上网搜集信息,几乎都会看到吐槽的原因。最后弄得家长和学生糊涂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读大学还有何意义?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多。而对现状满意的人,多半不会到网上分享成功经验。

而且,同一个专业,毕业时间差2年,可能体验完全不同。就比如房地产起飞和下行的对比。乘着时代巨浪,即使学历一般、能力一般,工资也不错。

后来者却很难再吃相同的福利,明明比学长更勤奋、更出色,却未见得收入更多。所以,想要避免后悔,纠结时就选自己感兴趣、喜欢的方向。至少学习的过程不会很痛苦。

0 阅读:43

山君与见山

简介:谢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