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蕾玲编辑部的第1080篇原创文章
在@老男孩蕾玲 之前关于《街霸》豪鬼文章提了一嘴“生化豆腐”这个谣言,许多朋友都在评论区留言说:“这个不是谣言吧?生化危机的确有豆腐模式啊!”
这就是有些玩家太过年轻了,没想到CAPCOM又为何要加入这个豆腐模式呢?这个豆腐角色的设计源头又出自哪里呢?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探究一下这个因谣言而生的《生化危机》豆腐模式吧!
要解释“生化豆腐”之前,就不得不带大家了解游戏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游戏测试员。
早期的游戏制作结构简单是没有专门设立的游戏测试员,但随着后来越来越复杂的游戏制作,测试员这个职位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得雇佣多个进行内部除错及修正工作。
能领先全球玩家无限畅玩心目中的神作游戏,大家是否觉得这就是作为玩家的梦幻职位?先别急,当你真正了解游戏测试员的日常就高兴不起来了。
早年间游戏开发流程还不怎么规范,且因为商业保密等原因,测试人员实际上能操纵的角色以及看到的场景几乎都是没有建模、没有贴图的模糊一片。
最早期《生化危机》初代的开发环境大家都知道,其实这项目压根就不受卡普空内部重视,就是随便丢个重制项目、钱也没给多少就让三上真司自己去摆弄的。
最早期游戏中角色建模就是几个白色的多边形,但为了测试受损情况,还贴心地为这个多边形添加了受损变红的特性,当红色到达饱和度顶点角色就挂了,听着是否像卡社街机的那些黄血条?
当然,这个设定在成品里改成了角色受伤后一拐一撅的走路姿势,比红血更加真实,还增加了打开界面后的绿黄红心电图。
只不过以上这些内容,与“豆腐”又存在什么关联呢?
当时有某好事的员工拍下了《生化危机》内部测试的照片,开始只是在游戏开发者之间交流,但当时的游戏圈子并不大,这些内鬼照片在《生化危机》大卖后被舅舅党们的推波阻拦下便流入了民间。
此时一时之间谣言四起,传着传着就变成了《生化危机》这个神一般的新类型恐怖游戏其实不止克里斯和吉尔,还有一个貌如豆腐的神秘角色!
笔者记得在最早期的某中文游戏杂志就煞有介事地记载过这个事,基本描述就是“生化危机存在一个隐藏的模式,这个角色会解锁一个只有多边形的角色”。
当时像《VR战士》那种多边形3D风格已经成为游戏界潮流,因此许多玩家对《生化危机》的豆腐深信不疑。
虽然在今天回顾起来这根本就是个谣言而已嘛,但架不住商业触觉敏锐如CAPCOM,于是在后来的《生化危机2》卡社真的在游戏中添加了“豆腐模式”。
这个可是比“第四生存者”死神汉克还要高一级难度解锁的模式,而放飞自我的卡普空就完全遵照玩家的意愿去摆弄这个模式里的主角——豆腐。
首先这个豆腐的身体造型就是一大块凹槽的平滑豆腐,拥有超卡通的双手及攻击动作,走起路来还有“嘟嘟嘟”的音效倒令笔者联想起《光明力量2》来了。
这个豆腐被丧尸啃了之后,还保留了测试阶段才有的红温特效,逐渐变红,最终成为血豆腐。
这个豆腐模式实际上并不止搞怪,要是比死亡汉克更绝望,全程只有小刀及寥寥几个药草。
不过想要凭借这个弱不禁风的豆腐闯过尸山血海,对高玩来说也不难,就是依靠诡异风骚的S型走位躲避那些智商低下的丧尸们,一路跑酷过去就得了,这简直就是“疯狂的豆腐”啊!
随着豆腐模式被抬上了官方平台,卡社这波亲粉行为受到了支持,同时豆腐这个角色又迎来了一波流量。止是这个模式从此似乎与《生化危机2》就绑定在一起了。
直至后来Wii上推出的《生化危机:黑暗历代记》时,豆腐重出江湖,这一次并非主角变成豆腐,而是主角们得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豆腐危机。
在这个模式下在秀幽默的同时还秀了一波建模艺术,玩家枪击豆腐的不同部位带来的损伤也是不同的,打那爆那看着肢体不全的豆腐们以及四处飞溅的豆腐渣,想不解压都很难啊!
到了最近的《生化危机2重制版》,卡普空更是完全解开了恶搞封印,在新的豆腐模式下不仅给豆腐戴上了经典STARS帽子,受损的细节也更丰富,丧尸啃咬的部分都能明显看出不同的痕迹。
而对于原版偏无聊的跑酷流程,重制版给了玩家一个重复游玩豆腐模式的理由,那就是在通过之后解锁新的“豆腐”,这些“豆腐”们还各具特性比如:魔芋膏是手持火焰喷射器的放火狂魔。
日式传统点心外郎糕则是个挂满手榴弹的老练掷弹兵,挺着加特林杀敌的焦糖布丁是武器专家还拥有强力电浆枪。
看着这些妖艳扭捏的豆腐们大闹浣熊市,简直就是个大乐子,卡社甚至为这四个豆腐各自聘请了四名口音语调都不相同的声优来配音,不可谓不良心。
自此所有关于“生化豆腐”的前世今生故事大概讲述完毕了,不知有多少玩家专门探索过《生化危机》的这个彩蛋,同时也请看到这里的朋友们在评论区写下你的游戏回忆与感想!
作者:霸王蟹(70后游戏编辑)
编辑:小雷
炒冷饭
[笑着哭]几十年前的冷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