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宫”的大总统

看鉴 2024-11-07 17:38:33

西太平洋的破事儿终于落下了帷幕,继17世纪的某一位后,这位又成了“二进宫”的总统。

这种情况放在咱们这边,其实见怪不怪了。毕竟,二百多年和几千年的历史还是有差距的。

在近代历史上,咱们中国确实有过一位“二进宫”的大总统,他还三次当过副总统。

黎元洪|图片出自网络

他就是黎元洪。黎大总统知名度高,谁都知道;但是好评不多,恶评更是没有。

这样的一个人物,总是出现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但存在感又极低,也算是历史上的一个奇怪的事情。

01

位尊权不重

黎元洪,湖北黄陂人,19岁时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

毕业后的他被分配在“广甲舰”上服役,这个军舰是“济远”号的僚舰。在甲午海战中,黎元洪作为水师中的一员参加,并亲身经历了这段屈辱的历史。

“济远”号的管带就是臭名昭著的方伯谦,这人开战就跑,“广甲”舰也跟着跑,不幸触礁失去了战斗力。

黎元洪跳海逃生,关键能活下来,一方面是他水性好,一方面不得不说点子正,运气站在他这边。

事实证明,这只是他好运气的开始。

武昌起义的时候,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先辈都不在国内,是湖北新军中的下级军官主导,威望不足以服众,所以就把黎元洪从床下押出来做了都督。

后来,孙先生从海外归来,黄兴和宋教仁等人也到了革命中枢,但因为黎元洪算武昌首义的象征,所以在孙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时候,黎元洪做了副总统。

孙中山|图片出自网络

南北和谈结束后,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从南方到北京继续担任副总统。

对于黎元洪而言,虽然继续保持着名义上的高位,但却非常尴尬。

在南方革命党阵营中,他是北洋旧式军人,不同于黄兴等人始终与满清血拼,他对于革命的贡献微乎其微,自然谈不上多少话语权。

在袁世凯心中,他又是南方革命势力的代表,若没有这层关系,老谋深算的袁世凯怎么可能让他继续担任副总统。

两头都无法把他当作“自己人”,因此,黎元洪从南方到北京,比刘禅到洛阳还要忐忑。

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黎元洪仍旧担任副总统,并在袁世凯死后,依法继任大总统。

但面对强势的总理段祺瑞,黎元洪不甘心做提线木偶,在是否对德宣战的问题上,与段祺瑞撕破了脸。

黎元洪又召张勋入京调停,上演了溥仪复辟的闹剧,黎元洪大失脸面,黯然下台。

直到直系军阀曹锟把持中央后,又把黎元洪这个吉祥物抬出来,黎元洪得以第二次就任大总统。

但这次没比上次强多少,最后仍然是草草收场。

02

德厚而才薄

黎元洪在特殊的背景下上了高位,但如果仅仅以运气好来评价他有点不公允。

早在张之洞办新军的时候,黎元洪就因为乡党关系而被委以重任。

黎元洪造访日本时,目睹了这个邻居军队的训练、选拔体制,归来后根据湖北新军的特点进行整顿。

还筹备建设武备学堂,培育军事人才,在晚清属于前途光明的将领。

在保路运动中,黎元洪因为军界身份没有太多亮点,但他内心是同情这次运动的,这恐怕也是后来武昌起义时,新军推举他出来撑持大局的原因。

仓促上位,与革命党渊源不深,基本面薄弱是肯定的,他没有力挽狂澜的表现,却成功维持住了局势。

本来他很抗拒跟革命党合作的,但是当革命军迅速占领了武汉三镇,有了跟清廷叫板的资本,他就敢马上压所有筹码。这说明这个人还是会审时度势的。

而黎元洪的军事部署,至少为革命军等待黄兴到来主持大局赢得了时间。

自己的作为被后来者取代,谁都不爽,所以黎元洪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有时候会不择手段。

他当然不会跟革命党公开撕破脸,他借助袁世凯的力量,除掉了辛亥元勋张振武、方维。

袁世凯|图片出自网络

不过,在大是大非上,他就很清醒了。

在武昌起义成功后,黎元洪在孙中山先生等人没来之前,提出了恢复汉人江山的口号,赢得了社会同情,稳定了局势。

即使在南北和谈时,他和革命党存在不睦,但他仍旧拒绝了袁世凯“君主立宪”的提议,坚持以共和体制为目标。

到了北京,袁世凯与他成为儿女亲家,还让他继续保留副总统的高位,他对袁世凯是感恩戴德的。可是,当袁世凯称帝,封他为亲王的时候,他又婉言谢绝。

总体上大节不亏,这就遮掩了他也有弄权的一面,

虽然办理新军有亮眼的地方,在下野期间用经营实业的钱财筹建了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这些高等学府,但又不能说明他能力出众。

他身上不仅没有新旧军阀中那些强力的手腕,连后来的总统徐世昌那种在各种势力间闪转腾挪的本领也不具备。

他第二次出任大总统,其实大伙儿恐怕也是看到了,缺少了袁世凯这样的强力人物整合,大家实力都差不多,那么找一个德行相对最高的人在前台,就是最好的办法。

观黎元洪的履历,他既不像传统历史上的枭雄,也不像民国时期的政客,倒像是"介于封建军阀与资产阶级政客之间的人物"。

让人感觉别扭的同时,如“乱世浮萍”,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永远漂在水面上却不知漂到何方。

03

名高实不符

孙中山说黎元洪是“民国第一伟人”,哪怕黎元洪确实犯过一些错,但孙先生依旧对他一再宽容谅解。

致力于推翻满清的孙先生是承认黎元洪在大变局下的贡献的,哪怕这不是黎元洪发自肺腑的选择。

黎元洪|图片出自网络

“民国第一喷子”章太炎先生也对黎元洪评价颇高,注意哦,太炎门下,战斗力爆棚的先生有很多。

除了我们熟知的鲁迅先生,黄侃黄季刚先生的战斗力那才叫强,鲁迅先生跟黄侃先生比起来,都算非常温和的人。

正是黎元洪在二次总统期间,任命蔡元培先生为北大校长,才让这群先生有了一展拳脚的地方,并成了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1924年,孙中山先生北上路过天津时,黎元洪曾多次去孙下榻的张园探望,还设宴招待。孙中山因卧病不能前往,改由夫人宋庆龄代表出席。

1928年,身体每况愈下的黎元洪经营的山东中兴煤矿遭到了新军阀“校长”的勒索(出自黎元洪儿子回忆录,是真是假不得而知),病情加重,不久病逝于天津。

他还在遗言中要求子孙从事生产实业,不得参与政治,看来是受够了新旧军阀的气。

南京国民政府闻听黎元洪去世,为他举行了国葬。

人的一生,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进程,不管我们觉得他多么窝囊,但人家毕竟是站在时代潮流的“弄潮儿”,还得以善终。

我们虽然没有忘记他,但十分模糊,所以别聊他了,还是关注西太平洋那位吧!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赵希夷

策划 | 赵希夷

编辑 | 赵希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烦请联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