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榆林子洲县马蹄沟镇,有一个农民,在过去的30多年里,收藏了一批让人震撼的红色革命文物。为了这批文物,他耗尽了自己的积蓄,从小康生活变成了目前的负债累累。他的故事,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
笔者参观海航红色文化博物馆与徐海航的合影
此人名叫徐海航,今年50来岁。据说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收藏跟革命题材相关的老物件。至于到底有多少,他本人也统计不清楚,总之就是装满了自己家里的窑洞。为了发挥这些老物件的价值,老徐也尝试开办了博物馆进行展示。他在靖边和子洲分别开办了展览馆。我们这次去的,正是位于子洲县马蹄沟的展馆。
因为老徐的家在村里,比较偏僻,为了方便参观,他在马蹄沟镇租了几间窑洞,用于存放这些收藏品。
第一次参观的观众,第一印象就是两个字:简陋。说是博物馆,其实就是普通的农家窑洞。推开大门,屋里面到处都是收藏品,只有一个很窄的过道,能够让人勉强通行。
更多的纸质类藏品,都塞在一些箱子里。老徐打开箱子,给我们几个人如数家珍讲解每个收藏品的来历,价值。对待每一个参观者,他都是这么真诚。
老徐的收藏数量非常多,种类非常杂。据说有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的有关生活纪念物品500余件,珍贵资料照片3000多张,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粮票、布票、棉花票、购物劵,报纸、画报、年画、连环画、宣传画,邮票、钱币、纪念章、军功章等。
因为没有一个系统的展示,只能是看到哪说到哪。如果要全部认真看完,我觉得得几天几夜。我们大概看了两个多小时,在这里分享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收藏品,给大家开开眼。
这件蓑衣,上面写着“陕甘宁边区八路军抗日(***)(后面几个字有点模糊,没看清)”,据老徐说,这件衣服不是陕北地区的,而是出自南方。当年是长征的红军从南方革命根据地带到陕北来的,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抗大的红旗。也不知道是怎么到他手上的。
这个是陕甘宁边区三边盐务局奖给英雄模范张满成的锦旗。也不知道这个老英雄后代如何了,把自己家族这么高的荣誉流失在外。
1937年8月,神府特区军事部的布告。
这个据说是转战陕北时候,随行队伍写的武器装备清单。
甚至这里能找到辛亥革命时期陕西靖国军一个叫单玉常的军官的名牌。
刘志丹同志用过的砚台盖子,有亲笔签名,我觉得还是很有文物价值。
刘志丹父亲:刘培基的慰问信。
朱总司令的画像。
陕甘宁边区的农具。
这样的物件目前很少了。上面有“抗战守土”四个字。
国民革命军的布章。
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报纸。
延安的老照片。
盐场堡的老物件。
消灭胡匪。应该是1947年左右,这里的胡匪应该是胡宗南。
陕甘宁边区火柴厂的牌子。
这个应该是缴获的国民党电话。
纪念红军长征30周年的艺术品。
老徐的收藏品确实很丰富,但是这展示和参观方式,说实话有些太落后了。但是老徐作为一个农民,目前已经搞得负债累累了,实在是没有经济能力再改善展示条件。据说有人建议他出售一些藏品,缓解经济压力,被他断然拒绝了。
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帮帮老徐。毕竟收藏这么多东西确实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