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与合肥之间的“明争暗斗”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主要也是两座省会城市相距太近,很多资源这一块都是有相互冲突的。合肥最近这几年风头正盛,这也与安徽举全省之力共同推举有关系,安徽由于自身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国内南北交界处,本应该是南北经济对接点,文化对冲重要位置,但是奈何皖北与皖南和皖中的差距太大,想要依靠合肥这个中间点,整合全省的资源共同发展,还是吃力不小的,但是合肥根本就不缺资源,有的是时间来慢慢消化发展。
反而是南京有点尴尬,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头把交椅不是省会南京,而是苏州,并且南京也是最近这10年内才开始发力成长起来的,2014之前,无锡是江苏省的老二,南京只能排在第三。也是因为这样的局面太尴尬,江苏省开始着力打造南京都市圈,才让这一局面有所改变,但是也难以拿下苏州这个巨头。由于省内很多城市的实力并不弱,并且还有苏州这个大哥存在,让南京的很多发展机会与资源被掠夺,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才开始想办法从外省调动资源。
安徽与江苏相邻,南京呢也是被安徽三面包围,借助这一地理优势,南京吸收了很多安徽的人口,并且南京的薪资待遇要比合肥好很多,而且南京政府在对外吸引人才方面,做的功夫也是不少,很多政策对外来企业都很友好,这就导致了许多本应该前往合肥发展的安徽人,却跑去了南京。早些年这种情况还不明显,那是因为南京的实力还没有达到吸引人才的程度,更多的人才则是流入了苏州,这也是强者更强的原因所在。这里不是说南京很弱,而是苏州实力太强,压过了省会南京的风头。
在“抢人,抢经济”方面:
其实合肥在安徽也很尴尬,虽说没有南京那样,但是很多城市的也是不惯着合肥,以长江沿岸的几个城市芜湖、滁州、马鞍山为例,经常追随的是南京,而不是合肥。在经济上,合肥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12.8亿元,南京则是地区生产总值16355.32亿元。在经济上已经压过了合肥一筹。人口上,两市也分不你我,在过去的十年间合肥常住人口增加了191万人口,南京的这个数据是131万人口。合肥在常住人口的总数上反超南京5.5万人口。经济上来了,人口变多了,合肥也开始行动了,在针对优秀人才直接开启了补贴落户政策,而稍晚的时间,南京也发布了同样的人才落户优惠政策。
在“抢城”方面:
两座城市算是真刀实枪地开干了,在2021年,南京首先发起了进攻号角,在国家批复的南京都市圈一文中,在全部的9座城市中,安徽占到了4座,分别是芜湖、马鞍山、滁州和宣城。这样一来合肥能不慌吗?要知道,芜湖和滁州可是安徽除合肥之外的“左膀右臂”啊。这两座城市被南京挖走,可是会让安徽大出血的。所以,合肥也做出行动,在调整完巢湖后,合肥的面积和人口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小区域内的城市发展空间有了,大区域上合肥也和芜湖、马鞍山、滁州三市连成一片。框架搭好了,下一步就是结合现有资源和政策,打造一个皖中核心城市经济带:以合肥为中心,在芜湖、滁州双城的加持下带动其他地市发展。
两座城市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人口流入取决于老百姓更喜欢哪里,当然了,也与地区的待遇政策有关,未来两座省会城市直接碰撞的局面肯定不会少,就看谁能更好的把握现有资源,立足自身,带动周边更多的城市发展了。以上就是本期的所有内容了,喜欢的辛苦点个赞和关注,创作不易,感谢支持,咱们下期见!
我是滁州人我支持合肥。安徽人就是安徽人。跟着别人走别人内心也不会看起我们。我们为泄洪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下游的人觉得那是我们水渠修的不够好所以活该被淹。支持安徽安徽崛起!
去苏州的可不都是人才
南京沦落到与合肥作对手境地,要知耻后勇
感觉南京比合肥有文化底蕴
都说合肥是集全省之力发展,但全国哪个省份不是先发展省会呢,长沙武汉成都等等城市的gdp占全省比例比合肥高多了
现在还不是一个档次的
合肥应该朝安徽的西南、西和北发展,把东和东南让给南京带动,反正也跑不了,地和人还是安徽的。合肥需要带动的安徽城市太多了,西南方向主要是安庆,西面有六安,北面有淮南和蚌埠,甚至于阜阳,亳州,淮北和宿州。
合全省之力肥了一个城
合肥只是一千年文化的小镇发展这样已经不错了,继续学习,继续努力,加油! 南京乃千年名城,历史文化悠久,合肥也没必要揪着这个比那个比!
都到南京买房了,合肥不行
合肥带动不了定远,跟着南京还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