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冯小刚,如今狂不动了

顾影子 2023-04-07 00:03:42

| 影中纪实

| 影中纪实

«——【·前言·】——»

因张译热度一路狂飙的《他是谁》,最终以“烂尾”词条收官了。

然而这时众人才发现,感情冯小刚导演的新剧《回响》也是同期上映。

这部剧不仅爆了个大冷门,弹幕和网友的点评基本上也都是对此剧的吐槽与批评。

不仅对观众和播放平台表示了感谢,还以一句体面的“再见”完成了落幕。

一通操作不禁让观众傻眼,着实疑惑这还是那个“怼天怼地”的冯小刚吗?

说到底,如今的冯小刚着实是狂不动了……

«——【·冯小刚的黄金时代·】——»

《甲方乙方》的最后,电影旁白满怀感慨地说道: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这并非是电影结尾矫揉做作的艺术处理,而是冯小刚从心里掏出来的话,是愈行愈远的他突然停下回头张望起点的复杂一瞥。

1997年是冯小刚决定“拐个弯”的一年,也是国内电影时代改头换面的一年。

这一年,正是冯小刚步入人生中黄金年代的时刻,他对此记忆尤深。

在众多知名电影人眼中,冯小刚和他们并不是一路人。

或者从根上说,他就不像个做电影的。

旁边的人压根听不懂还会拍手赞同。

用王烁的话来讲,冯小刚是“野路子出来的”。

除了画画,冯小刚最爱做的事儿就是看电影,最大的梦想就是给电影画海报。

虽说冯小刚家境不行,但是好在上天为他安排了郑晓龙这个贵人。

彼时的郑晓龙已经是知名大导演,看冯小刚会画画、说话也客气,便给他介绍在剧组当美工的活儿,同时还将好友王朔介绍给冯小刚认识。

早期的冯小刚一点也不狂。

他深知自己是个平民人家出来的孩子,想要在剧组混就要客客气气的。

为此跟谁都是一张笑脸,谁说话都捧着。

他的气质和恃才傲物的王朔完全不搭,这二人本该玩不到一起去。

然而有句老话叫“伸手不打笑脸人”,王朔也不忍将带着讨好笑脸的冯小刚拒之千里,便也捎上他一起创作。

跟随着郑晓龙和王朔的步伐,冯小刚终于一步步完成了美工向导演的转变。

他对于电影的热情可谓是一直高涨,谁知这条创作之路却并不好走。

1994年,冯小刚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处女作《永失我爱》,还和王朔等人一起创立了“好梦公司”。

这一年他36岁,第一次感到人生中有了属于自己的骄傲。

然而就在《永失我爱》之后,冯小刚接下来的两部作品都因为内容敏感被禁播。

《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这部电影也在拍摄途中被喊停,前期投资的钱款就这样全部打了水漂。

彼时的时针已然转到了1997年,年近40的冯小刚长叹一声说道:

“这样下去不行,该拐个弯儿了。”

冯小刚所谓的“拐弯儿”,其实指的就是拍喜剧,他同时还想出了贺岁档这个点子。

彼时的王朔已经远走美国,却还是接到了冯小刚的越洋电话,希望他将《你不是一个俗人》改成电影剧本。

王朔本来想着这事儿没戏,毕竟这稿子就是个取乐的稿子。

殊不知这部剧本交给冯小刚后,就成了狂赚3000万电影票房的《甲方乙方》。

1997年末尾,冯小刚凭着《甲方乙方》绝处逢生,顺利夺下内地电影票房第一的桂冠。

乘着这股东方,他再接再厉推出《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连续三年登顶内地票房之首。

1997年,冯小刚的黄金时代就此开启。

冯小刚创造票房奇迹的同时,其实也挽救了中国的电影业。

20世纪末正是好莱坞电影大肆冲击国内电影的时代,不少人对国产电影逐渐绝望。

然而冯小刚创作的喜剧电影却让国人重新回到了电影院,在观影的同时还能笑出声来,笑完了琢磨这些片子还觉得有意思。

可以说,冯小刚对于国产电影的再度崛起功不可没。

冯小刚是个很有思想的人,而这种思想正是从他的平民经历中生发出来的,也是大众爱看的。

他在《大腕》里抨击房地产经济,在《手机》里讨论信息时代的利弊,而《天下无贼》就直接将喜剧做成悲剧收尾,每一部都大获成功。

那些年贺岁电影的基调,是由冯小刚来定的,他能做到控制观众的喜悲。

然而令大众不解的是,起初客客气气的冯小刚,怎么狂了起来?

«——【·成名后的张狂·】——»

在2000年的某次电影会议上,连续获得三年票房冠军的冯小刚被邀请发言分享经验。

彼时的他看起来完全不像个“连创纪录、满面神气”的大导演,而是中规中矩地坐在座位上,甚至带着有些诚惶诚恐地语气,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当时的冯小刚声称自己能取得成绩完全是因为韩三平给机会,也仅仅是因为靠着“运气好”。

可以说,那时的冯小刚还当自己是个“电影新人”来看。

对于同行是毕恭毕敬的状态,冯小刚对于观众更是敬重。

他说自己做电影完全是为了迎合大众的需要,尽管这种作为在其他电影人看来是不齿的。

这样一番话直接将自己创作电影的导演身份和观众拉到了一条战线,谁能不说他会做人?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冯小刚在他早期的电影里也都是这样做的。

《甲方乙方》《大腕》《手机》都是反映时事问题,而台词也称为是普罗大众的“嘴替”。

不得不说,彼时真的没人说“冯小刚狂”,他的电影受众也是普通的基层民众。

倘若冯小刚能够坚持在“平民”路线上走下去,或许他也不会失去喜爱他的观众。

然而可惜的是,成功后的冯小刚还是选错了路子。

早在很久之前,北京知名导演叶京评价冯小刚时就这样说道:

“他是个极度渴望成功的人,为了成功他什么都可以放下,不惜利用别人!”

殊不知靠着郑晓龙、王朔以及韩三平等人成功的冯小刚,还是忍不住张狂了起来。

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一度嚣张地说道:

“我拍什么都有票房,拍娱乐的有票房,拍严肃的没准比娱乐的还高,你谁超的过我?没有!我特别孤独求败。”

事实证明,冯小刚或许是知名导演,但他不是天才导演。

圈内的人都称冯小刚是“冯裤子”,观众则管冯小刚叫“冯裁缝”,这些绰号都在暗暗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冯小刚不是自己有才,而是借助王朔的才华才得以出名。

早期冯小刚的成功离不开王朔剧本的加持。

在与王朔渐行渐远后,成名后的他自认能力不凡,开始挑战一些所谓的大制作。

2006年,冯小刚在贺岁档放弃了此前的平民喜剧风格,称想要用自己的美术功底,拍一部经典的古典电影,还要跟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沾边。

没想到拍出的《夜宴》虽然票房过亿,评分却低得吓人。

有人怀疑冯小刚是在跟风当时的《无极》《英雄》以及《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电影。

而冯小刚对此却不置一词,只是轻蔑地不予回应。

到了2007年,冯小刚在贺岁档拿出的作品是《集结号》,这下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彻底懵了,因为这片子的走向实在让人苦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冯小刚开创的贺岁档再也没办法令人笑出声了。

尽管观众对于冯小刚的新风格不满意,但是他还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此时的他已经听不进大众的意见,相反开始像个小钢炮一样到处找茬。

2010年,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上映获得成功,然而参演的徐帆却意外没有拿到金马奖。

面对如此现状,冯小刚直接开怼称金马奖存在黑幕,评奖的主席更是不懂电影。

《非诚勿扰》在香港票房不高,冯小刚直接在接受采访时怒爆粗口。

此外,他还引战香港是“看不起内地电影”,没少骂香港电影人不识货。

到了《非诚勿扰2》的时候,有人称这部片子商业气息太过浓重,注入的广告过多。

不出所料,说这些话的人被冯小刚开麦怒骂。

最让冯小刚气愤地是,各界投资2.5亿元的《一九四二》,竟然只换回了3亿票房。

面对如此惨淡的票房,冯小刚只好赶紧补拍了一部《私人订制》来赚钱。

最终这部《私人订制》取得了7.13亿的票房,冯小刚得了便宜却还是愤愤不平,面对记者的采访阴阳怪气地说道:

“我不认真拍的电影,一个星期卖了四亿元,我认真拍一部电影,结果不赚钱。真的不知道现在的观众都什么口味。”

在某次接受采访时,冯小刚甚至还大言不惭地说道:

“之所以有垃圾电影,是因为有垃圾观众。”

此前把观众捧到天上的冯小刚,最终还是将屎盆子都扣在了观众头上。

冯小刚不止是怼观众,而且还没少怼同行。

到了《我不是潘金莲》上映的时候,冯小刚还质疑万达电影院的排片存在问题。

他在记者面前一向没好脸,在外面吃饭甚至还和服务员过不去,种种行为极度嚣张,被人称为是“出名后生的病症”。

不得不说,冯小刚的“狂”已经将行业内外都得罪了个遍。

如此嚣张高调的一个人,为何到现在竟然不狂了呢?

«——【·狂不动后的隐匿·】——»

“没有人会独占一个时代的风头,没有人。”

风水轮流转,“狂”多了的冯小刚在黄金时代结束后也迎来了事业的滑坡。

2017年的《芳华》算得上是冯小刚近年来拿得出手的电影作品,观众也客观地给出了好评。

然而此后媒体爆出,冯小刚在饭局上强迫女演员苗苗跳舞,还在剧组对苗苗咸猪手,这让本就绯闻不断的冯小刚再次“臭了大街”。

一年之后,冯小刚的电影同时启用了两位犯事儿的演员,这让他瞬间被卷进了舆论风波。

被骂还没有伤及冯小刚的要害,最关键的是冯小刚与华谊电影签订了对赌协议。

他身为华谊的头号导演,必须给华谊挣够足够的收益,否则就要给华谊电影赔款。

然而冯小刚电影的合作演员却接连出事儿,拍出来的电影接连扑街,他原本积攒的口碑也因为这些烂到家的商业片狂跌。

此时的他再也不是什么挽救内地电影的“票房奇迹”,而是一个作品良莠不齐的电影导演。

随着《只有芸知道》票房和口碑的再度扑街,冯小刚终于承认自己输了。

因为此前签订了协议,所以他只得赔付华谊电影1.68亿元。

这时的冯小刚在经历几年风波之后,也赔进去了不少身家。

为了补上这些亏空,此前声称自己不会再拍电视剧的冯小刚放下了身段,开始重新操刀拍摄电视剧来赚钱。

也许是为了让自己脸面上好看一点,冯小刚在2020年导演的《北辙南辕》请来了众多大咖。

黄渤、朱时茂以及宋丹丹等实力派演员都给了面子来卖力出演,却还是没能挽救本身存在很多问题的剧本。

最终这部网剧的评分甚至不到5分,而冯小刚再次被骂到狗血喷头。

他本想在影视剧领域再度崛起,奈何已经把握不住现在影视界的风向。

或许冯小刚现在也明白自己如今已经声名狼藉,被骂到从原来的“小钢炮”变成了“闭麦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此前屡屡登上话题巅峰的冯小刚,竟然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了。

近期他再一次成为舆论中心,还是因为媒体爆料“冯小刚一家移民美国”的消息。

搁到十年前,面对如此爆料的冯小刚一定会对着记者破口大骂。

然而如今出来回应的他却仿佛收起了浑身戾气,只是简单地解释了几句,便再次选择隐身。

冯小刚的表现不由令人感慨,他终究是老了,连“狂”也“狂”不动了。

过去的冯小刚还会护着自己的创作成功,怪“观众不懂艺术”。

然而现在的冯小刚只是负责将作品导出来,剩下的全部交由观众进行评判。

现如今《回响》因为感情线过于突出,被网友喷不像是“悬疑剧”,冯小刚对网友的评论全然接受,似乎早已预料到了作品再一次爆冷的结局。

毕竟没有人能永远独占鳌头,冯小刚也不例外。

人们发现冯小刚不“狂”了,在经历从飞升到跌落的整个过程后,他变得随和了起来。

这时的他不太在意大众的评论,搞创作变成了一件随心的事情,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拍摄《只有芸知道》的时候,冯小刚在片场流下了眼泪,任谁也无法参透他内心的复杂。

想来这位知名导演,内心里也有众多倍感脆弱的角落。

到了现在,他又参与到中国版《忠犬八公》的拍摄中,而参演只是因为“喜欢狗”。

从1997年到2005年,冯小刚的作品是为了迎合大众。

2006年到2016年,冯小刚的作品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尝试、更大的成功。

而2018年之后的冯小刚,终于回到了他本身,可以不为任何目的的拍摄。

或许到了现在,冯小刚才真正领悟到了自己搞艺术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如今的他不“狂”了,但好像看起来更放松了,似乎学会了更好地接受生活带来的一切,赞扬和谩骂已经都变成了过去式。

这样的结局,对他而言也挺好。

至于1997年,就让它彻底成为一个被永远怀念的黄金时代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