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清华博士从8000米高空跳机自杀,父母拒绝收尸:让他死在美国

柳絮飘飘映日辉 2024-12-07 18:08:53

“我们不承认这个儿子,就让他死在美国!”

2017年一名来自中国的美籍博士,驾驶着一架燃油耗尽的飞机,突然间在加拿大坠毁,可当警察到达现场时却发现,飞机的机舱遗骸里却空空如也。

直到一年之后他的尸体,才在距飞机残骸千里之外被找到,可当警察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荣新远在中国的父母后,他们却不愿意为他收尸,甚至于怒骂儿子就应该死在美国。

他究竟为何要选择用此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又是出于什么原因,竟会令父母诅咒自己的孩子死无葬身之地?

自由的代价

这具尸体的主人名叫荣新,由于出身优渥,从小就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经过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考入了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

但是对于他来讲,清华并非终点,而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荣新心中怀揣着更远大的理想,一心想要考上美国的大学。

为了能够拿到前往美国读书的机会,荣新每天废寝忘食,终于凭借努力,考上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博士生。

在密歇根大学读博时,他接触到了微软、谷歌等大公司的最新研究成果,看出来了未来的职业生涯前景很不错,于是便在毕业后成为了科研工作者中的一员,留在了美国做研究。

与此同时属于荣新的爱情也悄然降临,他与同样优秀的另一半组建了家庭,繁忙的科研工作、温馨的家庭生活,以及美国自由开放的社会氛围,让荣新逐渐迷恋上了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得知了儿子不想回国后,父母多次劝他不要忘国忘本,希望荣新能够回国工作,然而此时的荣新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对未来的规划。

面对父母的回国“威胁”,荣新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甚至于认为爸妈就是在用爱国道德绑架自己,这让他和家人之间开始有了矛盾。

可父母当初同意他出国深造,是为了让他获得更好的教育,最终能够回国效力,而不是让他永远留在异国他乡。

在他们看来,荣新的选择是对家庭期望的背叛,是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沟通越来越困难,最终演变成了激烈的争吵和冷战。

荣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渴望自由,渴望被理解,他从小到大一直被父母安排得明明白白,连人生的大事都是父母做主,感觉都没啥自己作主的时候。

这种缺乏沟通和理解的亲子关系,最终导致了荣新内心的崩溃,他一心想要得到父母的赞同和帮助,可总是一次次地遭受他们的否定和拒之门外。

学霸的选择

他的精神负担,终于在这最后一击下崩溃了,2017年3月15日,荣新租借了一架小型飞机,开始了他的飞行之旅。

在飞机靠近加拿大的时候,突然间以自动驾驶状态开始下坠,最终在加拿大的一处小镇坠毁,一时间吸引了无数媒体的目光。

经核实那架飞机确实是荣新租用的,然而荣新却离奇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荣新的失踪,引发了人们的各种猜测。

是飞机故障导致的意外?还是荣新遭遇了不测?又或者是他自己选择了离开?警察队已经全力搜查,但依旧还没发现荣新的下落。

荣新的妻子多方寻找无果,只好向法院提起申请,正式宣告丈夫在美国的死亡,好处理那里的财产问题。

直到一年之后,事情出现了转机,在密歇根州,一具人类遗体被发现了,经过漫长而复杂的鉴定过程,最终确认这具残骸正是失踪已久的荣新。

尸体被发现后,谜团并没有全部解开,反而让问题更多了,尽管荣新已经开启了自动驾驶功能,却依旧没有启用飞机上的自动降落伞。

确定了死者是荣新后,妻子就告知了荣新远在中国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够来美国给荣新收拾,然而却不想碰了一鼻子的灰。

他们将荣新的死归咎于他的“不听话”,认为是他背叛了家庭的期望,辜负了父母的付出,然而荣新的离世,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剧,也让我们对现有的教育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

到底是谁的错

父母强行干预子女的决定,结果弄巧成拙,带来了不幸,荣新的不幸事情,让大家开始更多关注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外国,荣新本来就要应对各种难题,比如文化差异、语言不通、学习压力大,心理健康得特别关注。

高压控制下的成长环境,让荣新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父母的过度干预和安排,让他习惯于听从指令。

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专业的咨询服务以及社会理解与包容,让许荣新在孤独和压力中挣扎,最终走向了不归路。

荣新与父母的冲突,其实不仅仅是关于留美与归国的选择,更是关于个人自由与家庭期望的矛盾,他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但又害怕辜负父母的期望,背负“不孝”的罪名。

荣新选择跳机自杀,或许是一种绝望的呐喊,一种对自由的渴望,一种对被理解的渴求,他无法在家庭的期望和个人的选择之间找到平衡点,最终选择了用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这一切。

我们应该记住荣新,不仅仅是记住他的悲剧,更要记住他所代表的群体,那些在压力和迷茫中挣扎的年轻人。

他的死,是对现实的控诉,也是对自身困境的无奈表达,也呼吁大家一起来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给孩子多些自由做决定的空间,认可他们独特的成长,教他们学会自己动脑筋,用理解和沟通代替控制和强迫,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