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要读书
我们阅读过很多书,其中会有描写道古代一些学者,文人对于读书的目的的定义,下面这段话,应该是最高境界的读书目的了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然,我们无从考证有多少古代的读书人持这样的思想,又有多少读书人是走在这条路上的,但无可否认的是,那时候的读书人真的胸怀天下,读书也读得那么高尚与意义。
反观现在,我们可能根本无法很好的定义现在孩子读书的目的和意义,最多的可能就是父母,长辈教育的,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好好生活,至于其他,好像与自己无关,自然也不会有多大的触动来让自己好好读书了。
所以说,相比于现在读书的辛苦,读书的卷之又卷,很多孩子真的无法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又没有那么宏伟的动力来促使自己努力读书,仅仅是为了自己能有多大的动力学习呢,所以自然会在高卷的学习压力下选择躺平,又或者没有很好的疏通释放环节之下,被读书而压垮了。
个人,家,国,天下,是不是应该逐步进取而为之读书的呢,而我们现在蠢蠢的都走在了个人的读书之路,或者你可以说,如果个人读书之路都无法走好,何来家,国,天下之读书呢?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待日后再研究下,和大家分享,但相比于过去读书的价值和意义,现在的读书,真的是感觉降级了好多,也不知道是属于进步还是退步呢?
同样,学的越好,将来在利与善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如果选择了利,那就会更拖后腿了,而且是很大的后腿,就像许皮条一样,他以及他的集团最后的选择,或者是经营多年的利益选择,导致了最后的结局,这个结局真的不是一般读书人能达到的,哪怕是遗臭万年,也是需要相当厉害的读书,能力的体现的。
是什么导致现在的人更自私了呢?
这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尽管无法去证实现在的人更加自私,但想来大家都有一杆秤,都会自我的有所感觉,而至于什么原因,笔者也尝试着寻找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与评阅。
一、 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处于私有体制下经济的发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越是发达的地方,人情味越淡,除非是至亲,哪怕至亲,有的时候都会被经济利益而取代,经济越发达,每个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自然就从经济利益来考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自私么,能舍己为人的去损失自己的利益么?
二、 信仰的缺失真的很关键,笔者不知道现在大多数人的信仰是什么,反正笔者是没什么信仰的,感觉现在的信仰就是钱,一切卷的目的就是为了钱,反正有钱什么都好,没钱什么都不好,难道钱真的那么重要么?还是金钱的作用和魔力太大了,没有信仰的人都抵御不了呢?
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的状况,是不是私有制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经过这个阶段,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会逐步改善,会逐步具有信仰,会逐步不再那么自私,不再那么私有化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金钱至上,不知何日能终结
而,最关键是如何建立我们的信仰,又如何建立下一代的信仰呢?
三、 焦虑问题,尤其是现在的中年人,应该说是70-90后吧,尤其是对于未来没有很好的规划,发展,或者是对于未来可能但又未必发生的事情的焦虑,所以,在这个未发生之前能做更多,更好的准备,这同样也会诞生出相比于原来更大的自私性问题。现在很多事,人都经不起灵魂拷问,也许真的是思想解放了,放的太开了,从而没有很好的约束,限制,或者是顾虑,而单单的就从金钱利益的角度去选择,去考虑,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自私么?
四、 其他,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导致这个问题的发生,发展,大家可以留言讨论,欢迎随时沟通自己的想法,如果连想法也都要自私自利,笔者也真的没啥好说了。
借最近很火的血槽姐的故事,来说说权力的力量
不知道大家有关注么,反正笔者是收到相关推送的,当然具体的事例就不在这过多描述了。但笔者想要说的是要有多大的能量能达到这样的程度,这个真的让普通人不敢想象,不仅仅是贫穷限制了想象,而是没想到权力会有这么大的空间。
最后,笔者还是想要强调下王阳明的理论,人性本善,人人具有良知,奈何被世俗所污,为金钱所蒙,从而左右了很多人的选择,从而产生了也许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历程,但,相信我们必将进步,只是花费的代价和损失有点过大了。
当然,还有很多话题可以研究和讨论,以上的话题其实也可以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