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语言看似无形,却能左右命运,既能滋养人心,亦可伤人无形。
清明时节,天地交汇,万物生发,此时更需谨守口舌,莫让无心之言损了自身福德。
以下三句话,句句藏因果,牢记心间,守住口德,方得长久安宁。
1 言多必失 祸从口出
孔子有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古往今来,祸事皆因口舌而起。
如今生活中,多少矛盾起于一句嘲讽,多少情谊毁于一时抱怨?
言语不慎者,伤人三分,自损七成,终将反噬己身。
从前,有个妇人嘴碎如刀,整日东家长、西家短,唯恐天下不乱。
村里有人生了病,她便阴阳怪气:“八成是干了见不得人的事,遭了报应。”
谁家有人做了官,她又冷笑道:“走的什么门道?怕不是巴结了大人物。”
若是谁家日子富裕了,她便断言:“这钱,十有八九不干净!”
有一年,邻居家的姑娘未婚生子,妇人立刻搬弄是非,逢人便讲:“这丫头怕是跟庙里的和尚有一腿,才落得这下场。”
流言四起,姑娘羞愤难当,最终投湖自尽。
事情过后,人们才知,姑娘是遭歹人欺辱,才无奈生下孩子。
自那以后,妇人厄运缠身,突患怪病,嘴角溃烂,舌头肿胀,竟再也不能言语。
村里人叹道:“舌上生疮,岂非应了祸从口出的道理?”
古人说:“覆水难收”。
有时,一句无心之言,或许埋下祸根;一次口舌之争,可能招来无妄之灾。
就像埋在人生路上的暗桩,不知何时就会让人摔得头破血流。
舌尖沾了毒,害人终害己。
《格言联璧》有言:“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少言是修养,寡言是智慧,说话不可随口,出口之前,沉默三秒,你会越来越旺。

2 倒霉的话,会很灵验
古语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祸福,自作自受。”
人这一生,说出的话就像一粒种子:
种下苦果还是甜瓜,全在自己一念之间。
总说丧气话的人,如同在心头压了块乌云,日子越过越阴沉;
常说吉祥话的人,却像在命运里点了盏灯,再暗的路也能照出光亮。
从前有个叫刘二的人,整日怨天尤人,嘴里总是吐不出半句吉利话。
天一下雨,他便骂道:“这鬼天气,早晚淹死我!”
吃饭时,他又埋怨:“这破日子,迟早把我饿死!”
哪怕走个路,他都要嘟囔:“说不定哪天我摔一跤,爬不起来了!”
村里人劝他:“话不能乱说,嘴上没把门的,小心应验了!”
可刘二不以为意,依旧逢人便倒苦水。
一天,他挑着水走过小桥,嘴里念叨:“我这命啊,指不定哪天真栽沟里去——”
话音未落,脚下一滑,整个人连桶带水翻进了河里,扑腾几下就没了影。
村里人唏嘘道:“常言道,祸从口出,真不是虚言。”
从此,大家说话都谨慎了许多。
《易经》有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的嘴,就是命运的风向标。
总说“倒霉”,便会接收厄运的信号;常念“好事将至”,自会与福气同频共振。
修行,在于修一张吉祥嘴,养一颗慈悲心。
舌上存善念,心头生福田,说出口的每一句吉祥话,都是渡自己上岸的船。
清明将至,做个口吐芬芳的人,福气自会顺上门。

3 太满的话,祸事临门
《围炉夜话》中写道:“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人一生,有三忌。
其中一忌,便是忌“太满”。
话说得太满,如同杯满则溢,伤人伤己;事做得太绝,恰似弓拉过满,终将崩断。
言语留余地,行事知收敛,才是远见。
许攸本是袁绍麾下的谋士,因家人犯法获罪,他投奔曹操。
献上奇袭乌巢之计,一战奠定官渡之胜,让曹操从此雄踞北方。
然而,功高易自傲。
许攸因屡立战功,渐渐目中无人,言行轻狂,连百官也对他心生厌恶。
建安九年,他助曹操攻破邺城,更加忘乎所以。
他对曹操不再以君臣相称,竟直呼其小名:“阿瞒,若无我,你如何得冀州?”
曹操表面笑着,心中却已暗藏杀机。
不久后,许攸出邺城东门,得意扬扬地对随从说:“没我,他进不了这座城。”
此言被人告发,曹操遂以此为借口,将他斩首。
功劳再大,也敌不过口无遮拦。
老祖宗说得好:“天狂有雨,人狂有祸。”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话满则招祸,再高的山峰,也需大地托举。
《菜根谭》有言:“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世间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谦卑之下。
如同再高的山峰,也需大地托举。
做人亦是如此,人生的长久安稳,总在低调中生根。
越是成熟,越是低头。
记得,话不说过,福不招损,修一颗谦卑心,养一身温和气,做个言语有尺,进退有度的有福之人。
话留三分软,事让一步宽,是给自己留退路,方能为福气留空间。
▽
佛家有言:“口说吉祥语,心有菩提种。”
嘴上的分寸,就是命里的福分。
你往苦处指,生活就朝深渊开;你往亮处引,前路自有光相伴。
话到嘴边留三分,不是圆滑世故,而是给人生留转圜的余地。
遇事恼火时,默数三息再开口;心生怨怼时,抬头望天念清明;志得意满时,轻抚胸口问初心。
口中说宽容话,心里存慈悲念,福气自然会悄悄生长。
这个清明,愿你我皆能口吐莲花,福泽绵长,在这人间四月天里,修得一身清净,守住三世安康。
作者:爪间墨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