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汤和、赵庸、廖永忠和郭兴均未能封公爵。特别是汤和,仅仅被封为中山侯,最令人感到意外。
朱元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郑重承诺此次封赏由他本人亲自定夺,绝对公平公正,不掺杂任何个人感情。
即便汤和与他是同乡,又是最早追随他打天下的人,也因为嗜酒妄殺,不由法度,所以只能封个侯爵。
汤和这个人,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比较沉稳机智的,只是喝醉以后经常口无遮拦,爱发牢骚。
他奉命镇守常州之时,有一次酒后就口出怨言,对部下说出“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这样的话。
当时朱元璋正和张士诚争夺地盘,而常州的东边正是张士诚的势力范围。不过汤和现实中并无任何不忠之举,而且多次击退张士诚的进攻。
虽然当时朱元璋念他是心腹旧将没有追究,但并不意味着此事就此翻篇。在洪武十一年,汤和进封信国公时,朱元璋还专门将他的失言之罪刻在免死铁券上。
除此之外,汤和在担任征南将军期间犯下的两个错误,也是他没能封公爵的原因的之一。
当时,汤和在领兵平定方国珍势力后,又被派往福州征讨陈友定。期间,汤和因为过于宽容,擅自释放陈友定的余党,导致福建八郡复叛。
班师途中,大军又被贺兰山贼偷袭,导致指挥徐绣、张俊阵亡,惹得朱元璋大为不满。后来论功行赏,汤和功不掩过,赏赐折半。
然而,以上原因只是朱元璋给出的官方解释,其实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用意,那就是以一侯震群侯。
明朝的开国功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淮西子弟,他们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难免有人自恃功高,嫌弃爵位封的低,埋怨朱元璋当上皇帝忘了兄弟。
于是,朱元璋刻意打压跟他最为亲近的汤和。如此一来,其他将领即便心有不满,也不敢闹出大乱子。
不过到了洪武十一年,朱元璋还是将汤和进封为信国公。洪武二十一年,汤和主动告老还乡,朱元璋欣然同意。
然而汤和刚退休没两年就中风了,并于洪武二十八年去世,终年七十岁。朱元璋追封他为东瓯王,谥号襄武,准其配享太庙。
就你特么知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