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若中国不偿还百年前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8600亿美元

雅蕊看军事 2025-03-24 20:32:37

2019年一篇《国会山》专栏文章抛出爆炸性言论,文中声称如果中国不偿还百年前的“清朝旧债”,美国也将拒绝承认对华8600亿美元国债债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今年特朗普再次成功上任美国总统,回顾他的上一任期,这位“不走寻常路”的非建制派世界超级大国领袖时常发表惊人言论,其治下的部分美国媒体也难以避免地陷入魔怔。

这篇文章一出迅速引发国际舆论哗然,其背后不仅涉及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更与特朗普执政后美国深陷的债务危机和经济政策困境密切相关。那这个百年前的债务问题是怎么形成的,美国又为何在如今旧债重提呢?

大国经济博弈的一角与美债危机困境

俄乌冲突期间美国冻结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这一操作手段让中国担心美国会频繁将美元“武器化”,为此中国不断加快外汇储备多元化。

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累计减持美债573亿美元,年末持仓规模降至7590亿美元,较2013年峰值(1.3万亿美元)缩水近42%。2025年,中国减持趋势进一步强化。

1月持仓环比减少186亿美元至7977亿美元,3月美联储宣布降息后,中国单月抛售260亿美元美债,引发美国财长紧急访华磋商。截至3月,中国美债持仓已连续15个月低于8000亿美元,逼近2009年2月的历史低位(7442亿美元)。

无独有偶,日本、英国等美国传统“债主”同步减持:日本2024年减持555亿美元,英国单月抛售规模更创下441亿美元纪录。三国合计减持规模占全球美债抛售量的近5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美元主导地位受挑战,各国正通过减持美债重构外汇储备结构。中国社科院学者余永定强调,减持是“去风险化”的必要举措,旨在应对美国单边制裁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美元霸权焦虑与国债危机的加剧

《国会山》这篇文章发布时的2019年,美国国债规模已达到了惊人的22万亿美元,超过了105%GDP比例。面对不断提高的债务违约风险,时任美国财长姆努钦多次提议国会提高债务上限,但两党政治博弈使财政政策陷入僵局。

中国作为美债第二大持有国,当时约持有1.1万亿美元,为了避免美国将美元“武器化”、控制金融风险同时优化我国的资产配置并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中国在2018年抛售超600亿美元,这一减持行为加剧了美国融资压力。

特朗普首个任期发起的对华贸易战未能缩小贸易逆差,反而导致美国农业与制造业受损。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多国开始减少对美元依赖。

美国试图通过施压中国增持美债来维系美元主导地位,但中国转向多元化外汇储备,进一步刺激美国焦虑。美国政客将债务问题归咎于“中国不公贸易”,试图以历史债务话题煽动民粹情绪。

一位来自田纳西州的议员马克·格林曾向众议院提出过一个及其荒谬的议案,要求中国偿还1.6万亿美元的“旧债”,他说可用这份债务抵消中国储备的美国国债。此类言论本质上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为美国国内财政失序寻找替罪羊。

美国重提百年债务,意在构建“中国违约”的叙事,掩盖其自身债务不可持续的问题。中国则通过历史教育与外交回应,强调不平等条约的非法性,巩固国际社会对主权债务规则的共识。

百年债务的来源与经济殖民的贪婪

这一百年债务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压迫。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攻占了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条约中规定清政府需向列强赔偿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分39年还清。美国作为参与国之一,分得3200万两白银,约合当时5000万美元。

为了扩大其在华利益,美国将这笔资金用来巩固对中国经济控制。同时设立教育基金(如清华大学的“留美预备学校”),试图通过教育来影响中国的未来精英,培养亲美势力。

时任驻华公使柔克义直言:“教育中国青年,比用军舰更有效。” 该教育基金本质上仍是文化殖民工具。

巨额赔款不仅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崩溃,更成为列强进一步渗透中国经济的跳板。美国在19世纪末工业实力跃居全球第一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与其他列强“利益均沾”,其目标正是通过资本输出而非直接殖民的方式攫取利益。

20世纪初,铁路成为列强争夺中国经济命脉的核心领域。清政府试图通过修建铁路加强统治,但虚弱的财政状况令其寸步难行,为解决这一问题,1909年,清政府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

但在1911年的春天,清政府颁发上谕,宣布要将铁路干线收归朝廷,名为“国有”,实则是出卖国家的铁路主权,湖广铁路债券的命运也与清王朝的覆灭紧密交织在一起。

梁启超曾尖锐指出,此类借款“一分之外资即一枚之割地快刀”。清政府倒台后,民国政府虽部分承认债务,但因政局动荡无力偿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明确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及“恶债”,拒绝继承湖广铁路债务。

然而,美国的“旧债重提”伎俩并非首次。1979年中美建交后,部分美国投资者无视“主权豁免”原则和“恶债不偿”规则,向阿拉巴马州法院起诉中国,要求兑付湖广铁路债券本息。虽然州立法院一度判决中国赔偿4130万美元,但在1987年被美国最高法院驳回诉讼。

历史不会重复,但却时常押韵。百年前,列强以坚船利炮逼迫中国签下不平等条约;百年后,美国试图以金融霸权重演历史。

然而,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东亚弱国,而是一个有能力捍卫主权、参与规则制定的大国。这场跨越世纪的债务博弈,终将证明:真正的国际秩序,建立在平等与信用之上,而非霸权与讹诈。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1]袁冬梅,刘建江.中国高额持有美国国债的经济根源与现实动因[J].当代经济研究,2012(12):28-32

0 阅读:4

雅蕊看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