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张购物卡=一场骗局?超市店员一个动作竟救下6.7万!

格戈 2025-02-22 19:14:26
热点引入:当“买卡”成了诈骗新套路

最近,江苏无锡一家超市上演了惊险一幕:一名男子神色慌张,要求购买67张千元购物卡,声称“发员工福利”。👀店员文艳琴察觉异常,果断报警,成功阻止了6.7万元的转账骗局!警方调查发现,这竟是近期高发的“购物卡洗钱”新套路——骗子诱导受害者批量购卡,再通过卡密迅速转移资金,受害者血本无归。

故事场景:骗局如何步步紧逼?

“高收益投资”的甜蜜陷阱江某(化名)原本是个普通上班族,偶然下载了一款刷单App。客服以“入会费”“数据修复”为由,先让他充值3万元购物卡。💰当他提交卡密后,对方却称“操作失误”,要求再买67张卡!就在他即将付款时,店员文艳琴的一句“请问用途是什么?”戳破了谎言。

相似案例频发

镇江徐大爷被“30%年化收益”诱惑,豪购166张购物卡,损失17.6万16。

铜陵李奶奶为“0元开网店”投资160张卡,16万元仅追回3万1213。

观点碰撞:该不该“多管闲事”?

支持方:店员是“反诈第一道防线”!无锡警方数据显示,仅2月,当地通过店员报警已止损超20万元10。一名超市员工直言:“宁可被顾客骂,也不能放走一个骗子!”👍

反方:过度干预侵犯隐私?部分网友认为:“买卡是自由,店员无权盘问。”但律师指出,大额购卡本就需实名登记,商家有责任核查异常交易。

金句升华:你的“贪念”,正是骗子的“鱼饵”

⚠️ “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诈骗分子利用的,正是人们对“暴利”的侥幸心理。购物卡不记名、易流通的特性,让它成了洗钱的完美工具——一旦卡密泄露,钱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

互动:你会怎么做?

🔥 辩论话题:店员该不该“多管闲事”?A. 必须报警!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B. 少管闲事,万一得罪顾客呢?C. 先悄悄提醒,再决定是否报警。

故事征集:你有没有遇到过“一眼识破”骗局的经历?评论区分享,点赞最高的送反诈手册!📚

数据与提醒

行业统计:2025年1-2月,江苏已通报8起同类案件,单笔最高损失达17.6万元1612。

警方提醒:凡要求提供卡密、二维码的,100%是诈骗!超市购卡超5张需警惕1012。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字头上一把刀。”快转发给家人,别让“购物卡”变成“血泪卡”!🚨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