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张爱玲干失败了,王朔想干却被封杀,结果郭敬明干成了

乐之娱 2023-02-15 02:20:04

你能想象吗?

有一天,张爱玲和王朔追求多年的梦想,最后被郭敬明干成了。这是一种什么感受?

有人评价说“两个文学家都干不过一个裁缝”,也有人感慨“时也、运也、命也,无可奈何”,但不论后人如何评价,结果已经注定。

怀着同样的梦,郭敬明成了大人物,而张爱玲和王朔注定是“失败者”。

时隔多年来看,为何这件事,张爱玲干失败了,王朔想干却被封杀,结果郭敬明干成了?

张爱玲干失败了

如果说张爱玲的人生有一个遗憾的话,那我想最大的莫过于:

“当年,《第一炉香》已经提上日程,最终却没能拍成电影。”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作品能搬上大荧幕,被真人演绎出来。而随着时代发展,张爱玲想过让自己的文学作品更多的走向大荧幕,成立自己的一番事业。

然而,年幼时抱着“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房子”的愿望的女孩,后来的确做到了儿时渴望,只是事业越大,野心越大,梦想就做的更宏伟了。

而这个梦想,差一点就实现了。

在人生落魄时,张爱玲被朋友推荐认识了电懋影业的老板,两人一拍即合。

从1995年到1963年,8年时间里张爱玲写了10个剧本,大多叫好又叫座。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张爱玲很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立自己的文学帝国。可惜,电懋影业老板空难去世,公司群龙无首,也连累了张爱玲的事业。

最终,在无奈之下她去了大洋彼岸,了此残生。

王朔想干却被封杀

相较于张爱玲对文学单纯的热爱来说,王朔开始写书的初衷,不过是为了钱,为了不被别人瞧不起。

用他的话就是:

“你不努力往上爬,那人家还不得欺负死你?我写小说,就是为了维持体面。”

相比张爱玲的幸运来说,他在很长的时间段并没有引起读者关注,就连主流文坛也瞧不上他的作品。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叶大鹰。

叶大鹰把王朔的作品带回去,让更多人看到,也给了王朔成名的机会。让王朔的机会冲上大荧幕,还请了多个知名演员主演,更因为《渴望》收视率的成功,得到官方媒体点名夸赞。

在事业走上巅峰时,王朔梦想成立一个自己的影视公司,自己搞剧本,自己做影视。为了这个目的,他拉着莫言、刘震云等知名作家合伙,阵势越搞越大。后来,还把贵人叶大鹰拉进来,一切步入正轨。

可惜,时代变了。

有人认为王朔的作品低俗,影响社会风气不说,对后代的教育也存在问题。当时,王朔可以说被国内文学封杀了。

紧接着,王朔多个作品被禁,他想干一番事业,却被彻底封杀,找不到出头之路。在这个敏感阶段,只能出去避避风头,梦想也因此被斩断。

或许至今,王朔心中仍意难平吧。

结果郭敬明干成了

从张爱玲到王朔,他们心中满腹才华,却赶不上好时候。而也想靠文学出人头地的郭敬明,赶上好时代,一飞冲天。

靠着一个作文大赛,郭敬明拿下两届一等奖,随后写下小说《幻城》,开启文学事业的萌芽。看着《幻城》带来的经济效应,身边人都跟着赚得盆满钵满,郭敬明不禁想:如果不把作品交给书商,会不会赚得更多?

基于这个想法,23岁的郭敬明开始创办自己的工作室,和其他大人物合作,把事业越做越大。直到现在,成了别人口中的“郭董”。

现如今,郭敬明把自己的作品一个个搬上大荧幕,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大IP,在上海成为首屈一指的大人物,甚至在影视行业也有了自己的名字。而且相较于自己写书来说,他做到了当年王朔不曾做到的事情。

他四处挖掘新人,一方面写书拍电影赚钱,一方面赚别人写书的钱,用别人形容郭敬明的话就是“他是个炼金炉”。试看当下文学家,哪个人不想成为郭敬明,创造自己的文学帝国。

尽管很多人质疑郭敬明是个“裁缝”,作品不过是自处借鉴而来。但这样的嘲讽对于郭敬明来说没有任何伤害,他在自己的事业上大步往前走,根据不惧流言蜚语。

毕竟人们只看结果,谁又关注成功的过程呢?

如今,是郭敬明笑傲群臣,张爱玲、王朔在他的事业面前,也不过是个“失意人”。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3

乐之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