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戴手铐走完长征,开国大典前夕,毛主席见到他问:你是哪一个

龍和影Jackiemovie 2025-03-15 10:24:02

【前言】

长征那会儿,有个人特别厉害,他竟然是戴着脚镣走完了全程。长征那条路,难啊,真不用多讲。好多战士不是倒在敌人的子弹下,而是倒在了那恶劣的环境里。

真没想到,戴着镣铐的他居然能挺过来,这简直太让人惊讶了。就在那会儿,一队红军匆匆走过,旁边的人都在嘀咕:“快看,那不是朱光秘书长嘛!他还好好的呢!”

朱光心里头就盼着一件事,那就是能让组织还他一个清白身。等到快开国大典那会儿,他跑去见朱德,没想到半路上碰见了毛主席。

毛主席一瞧见他,就逗乐地说:“嘿,你是哪路神仙啊?”

朱光怎么会戴着脚镣完成长征的呢?他和毛主席到底是怎么打上交道的?

【戴镣铐走完长征】

这位朱光啊,可不是咱们说的那个开国少将朱光,人家可没拿过军衔。他出身不凡,祖上是大名鼎鼎的朱熹。因此,朱光打小就爱吟诗作画,对收藏名人诗画也情有独钟。他字写得特别好,没想到这手好字后来还救了他一命呢。

朱光呢,他是广西博白县松旺镇茂山村的人。他写字漂亮,画画更是了得。1925年的时候,在博白县初中,大家第一眼看到的那张列宁画像,就是出自19岁的他之手。

后来他领头搞起了学生运动,并且在1926年加入了共青团。可到了1927年,蒋介石搞了个“四一二”事变,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遭到杀害。他们奉行的是宁可错杀也不漏网的原则,结果很多无辜百姓也在这场大屠杀中丢了性命。

在白色恐怖笼罩下,朱光挺身而出,他带着200多名共青团员,和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人一起,挑起了广州起义的大梁。起义时,那些醒目的红色领带,还是朱光亲手设计并做出来的呢。

可遗憾的是,他们的起义没能成功。朱光只好到处奔波,他先去了香港,然后又转到广西,最终在1928年回到了上海,跟组织重新联系上了。

1932年的时候,红四方面军厉害得很,把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给打退了。但可惜啊,到了第四次反“围剿”,因为张国焘指挥得不太好,结果咱们没打赢,只能往西边撤退,想再找找别的机会。

12月10号那天,张国焘在小河口村召集了干部们开了个会,商量应对眼下的难关。会上,大家直接指出了张国焘的问题,还热烈地讨论了该怎么去改正和提高。

这次聚会让大家不光回头看了看之前犯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的心更齐了。朱光他们给出了好多有用的点子,让团队在接下来的挑战里能鼓起勇气,士气变得更旺,战斗力也更强了。

到了1933年,川陕革命苏区的局势慢慢稳定下来,并开始有了新气象。这时候,红四方面军开始多方面尝试,不光在打仗上,还有政治和经济工作,都为后来的革命事业铺好了路。

可是,情况一变,张国焘就开始动用自己的权力,对那些说他坏话的人进行打压。他找上了对他有意见的干部,比如朱光,硬逼着他们写“认罪书”,结果朱光最后就被开除了党籍。

张国焘狠心地干掉了不少红军里的好干部,但朱光这家伙因为字写得漂亮,还会画地图,居然侥幸躲过了一劫。

1935年那会儿,红四方面军为了迎接中央红军往北方走,也踏上了长征的路。朱光呢,他像个“犯人”一样,戴着脚镣,跟着队伍一路吃苦受累地前进。

长征结束后,朱光靠着那股子倔强劲儿,跟着队伍翻过了雪山,穿越了草地。这一路上,他不仅要跟恶劣的自然环境较劲,还得应付张国焘给的难题。

朱光等了一年,才终于被洗清冤屈。从那以后,他就被赋予了重要的职责,特别是负责政治建设。懂行的人都知道,政治工作在我们军队里可是重中之重,也是党支部队能站稳脚跟的根基,这都足以看出政治建设有多关键。

他确实没让组织失望,一直在岗位上尽心尽力,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再见毛主席】

1949年9月,快到开国大典那会儿,朱光借着出公差的机会,跑去探望了老朋友朱德。他俩可是老交情了,朱德一看朱光来了,就热情地让他多留几天,好好歇歇。

有一天,朱德和朱光正在中南海悠闲地溜达,碰巧迎面撞上了毛主席。朱光还没张嘴打招呼呢,毛主席就先逗上了:

“你到底是哪一个呀?”

朱光一下子就领会了毛主

席的意思嘛,咱就顺着它来聊聊:

“嘿,我就是朱光!”

毛主席随后便开口说:

“行,朱光,你还真行啊,还记得我是谁不?”

朱光乐呵呵地道:

“那位你或许没见过的大名人,中外都响当当的......”

他话还没讲完,毛主席就急着接过话茬儿说:

“既然你还记得我,那怎么只盯着朱老总看,都不瞅瞅我呢。”

朱光连忙澄清说:

“我跟总司令是一个家族的!”

毛主席立马开口说:

你既然把我排除在外,难道就不怕我因此跟你疏远,最后把你给忘了?

“朱光,你肯定在我心里扎根了!”

毛主席满脸疑惑地问:

为啥我总是忘不掉你呢?心里头咋就老有你呢,真是奇怪。不管怎样,你就是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这到底是为啥呢?

朱光说道:“这事儿吧,我简单说说。

“嗨,我还没给您表演《奥赛罗》那场戏呢!”

聊完这事儿,三个人都哈哈大笑,心里都回味着以前在延安的那些日子。

1937年平型关战斗胜利后,朱光给毛主席介绍了一位文人。这位文人给毛主席捎去了几本剧本和些残破的字帖。

毛主席特别喜欢这些东西,心里头乐开了花。就在这时,朱光开玩笑说要分他一半。毛主席听了,笑着回应:“你这小子,哪有这样的道理!”

朱光说,字帖他可以不要,但剧本得归他。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和朱光是在一次话剧演出上认识的,两人一见就很投缘,后来才发现原来都是一起革命的同志。

因此,朱光心里有底,觉得毛主席肯定会答应他,于是他就壮着胆子,接着直接来了一段《奥赛罗》里的台词,演得特别投入。毛主席听了后,二话不说就把剧本给了他,还说:

“你演《奥赛罗》,我肯定得去现场捧个场,好好看看你的表演!”

1938年的时候,多亏了叶剑英的引荐,朱光当上了朱德的秘书。朱光字写得特别漂亮,这让朱德非常欣赏他,有时候还会带着朱光出去,向别人展示他的好字呢。

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了,毛主席叫朱光去他书房聊聊。朱光一进门,哇塞,满墙的书啊,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个大大的吸引。

但他不是那种爱占别人便宜的人,所以在离开之前,他只向毛主席请求了一幅书法作品。毛主席大笔一挥,给他写了幅草书的《长征》。

他们俩心里都清楚这幅字画背后的含义,那三年长征对朱光来说是段极其难熬的日子,同样也是红军战士们最痛苦的三年。

【保护工艺】

朱光特别关心国家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在广州那段时间,他的这份关心表现得尤为明显。

他去广州市博物馆参观时,看到里面好多宝贝文物都不见了,心里真是疼得慌。这些文物啊,不光是历史的记录本,还是咱们文化的传家宝,里面藏着老祖宗们的聪明才智和深深感情呢。

他打算通过这项行动,不光要好好守护和展现这些宝贝文物,还想让大家更加明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多重要,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能更加看重文化的传承了。

广州一解放,朱光立马起了佛山,特别是石湾窑的复兴大事。那时候,石湾窑可是陶瓷艺术的一块金字招牌,但工艺上碰了大难题,急需找回往日的风光。

他明白,要让传统工艺重新焕发光彩,不光是技术帮忙就行,还得靠艺术家们的创意和心血。所以,他请来了好几位很棒的艺术家,在珠海那边的广州河南地区,一起建了个小陶瓷窑。

这让石湾窑的老手艺活了下来,而且艺术家们脑洞大开,搞出了一系列新颖玩意儿。这些新作品既保留了老手艺的精髓,又加上了现代设计的点子,让石湾窑的艺术味儿更足了。

后来,朱光又继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但遗憾的是,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再次遭到冤枉,不幸在1969年离世。直到1977年,他的清白才得以昭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