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红军被30万敌军追击,19岁战士献一计,毛主席:军中有神人!

青柠谈历史 2025-01-02 19:24:43

世人皆知长征路上艰险万分,却鲜有人知在强渡乌江这一战中,竟有一位19岁的小战士,用一根小小的篾绳,解了红军的燃眉之急。当时,3万红军被30万敌军穷追猛打,前有乌江天险,后有追兵压境。这位名叫石长阶的年轻战士,凭着自幼生长在江边的经验,献上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其关键的计策。毛主席得知此事后,不禁感叹:"军中有神人!"究竟是什么样的计策,能让这位少年战士在历史上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计策又是如何帮助红军突出重围的呢?

一、危急时刻的困境

1934年深秋,贵州山区的寒风凛冽,红军部队正在向遵义方向挺进。此时的红军已经连续行军数月,人困马乏。可就在这时,一个更大的难题摆在了面前——乌江天险。

乌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江面宽达200多米,水流湍急。站在江边望去,只见江水奔腾咆哮,卷起层层浪花拍打着岸边的巨石。更让人头疼的是,江底暗礁密布,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

当地的老百姓都说,乌江一年四季都不太平,就连当地最有经验的船夫也不敢轻易渡江。可红军此时已经没有退路,因为身后的追兵越来越近了。

国民党的飞机在上空盘旋,不时投下炸弹。地面上,敌军的大炮也在不断轰击。炮火声在峡谷中回荡,震得两岸的山石不停地往下掉落。

更糟的是,敌军已经在乌江北岸修筑了多处工事,布置了大量机枪阵地。望远镜里可以看到,敌军正在江边加固工事,堆放炸药。显然,他们已经预料到红军会在这里渡江。

红军的侦察兵发现,敌军不仅在制高点设置了观察哨,还派出了大量的巡逻艇在江面上来回巡视。夜晚时,敌军还用探照灯扫射江面,企图发现红军的渡江踪迹。

就在这危急时刻,红军决定先派出一支小分队试探渡江。他们找来了一位在乌江上摆渡二十多年的老船夫,想请他帮忙指点。这位老船夫叹了口气说,乌江水性最是凶险,一年到头都有船翻人亡的事情发生。但看到红军战士们坚定的眼神,他还是答应了帮忙。

按照老船夫的建议,红军战士们砍来竹子,编成了几只竹筏。可第一次尝试渡江时,竹筏刚到江心就被急流冲散。几名勇敢的战士纵身跳入江中,想靠游泳渡过去,却被冰冷的江水冻得浑身发抖,最终不得不放弃。

第二天夜里,红军又组织了第二次渡江。这一次,他们特意挑选了江面较窄的地段,还在竹筏上绑了绳子。可是,湍急的江水再次让竹筏散开,五名红军战士不幸落水。

两次失败的渡江尝试,让红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此时此刻,敌军的包围圈正在不断缩小,已经能听到他们的喊杀声。红军必须尽快找到渡江的办法,否则就会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二、智慧来自生活的启发

就在红军上下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名叫石长阶的19岁小战士找到了工兵营营长王耀南。这个来自江边小村的年轻人,凭着自小在水边摸爬滚打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极为巧妙的办法。

石长阶是贵州遵义人,从小在乌江边长大。在他的家乡,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竹筏,用来捕鱼、运货。当地人世代与竹子打交道,对竹子的性质了如指掌。

"营长,我们之前的竹筏会散,是因为用的绳子不对。"石长阶对王耀南说,"我家乡的船夫都用篾绳,这种绳子遇水不但不会松,反而会越来越紧。"

说着,石长阶就带着战友们去砍竹子。他指着山坡上的竹林说:"要砍'公竹',不能砍'母竹'。"此话一出,周围的战士都笑了,竹子还分公母?

石长阶不慌不忙地解释道:"你们看,这种又细又直,节与节之间距离长的,就是公竹。那种矮胖、节距短的是母竹。公竹的纤维更密实,编成的篾绳更结实。"

看着大家将信将疑的样子,石长阶又补充说:"我小时候跟着爷爷砍竹子,他总说公竹的皮厚肉实,最适合编篾绳。母竹虽然长得快,但不够结实,留着它们生笋繁衍就好。"

石长阶的话引起了王耀南的兴趣。在他的指导下,战士们开始劈竹制绳。先将竹子劈成细条,再将竹皮刮去,然后把竹肉切成细丝,最后编织成绳。这个过程虽然繁琐,但每个战士都干得认真细致。

篾绳编好后,石长阶又教大家一个特殊的编法:将竹子横竖交错排列,用篾绳以"品"字形编扎。这样不但能增加竹筏的稳定性,还能防止竹子打滑。这种编法是他从小看着村里老船夫们干活学来的。

更让人惊讶的是,石长阶对水文也很了解。他指着江面说:"要选在夜里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渡江,这时候水流最缓,风也小。"这些都是他平日里在江边观察总结出来的经验。

王耀南听完石长阶的讲解,立即组织战士们按照他的方法重新制作竹筏。很快,一批结实的竹筏就做好了。战士们用篾绳将竹筏连接起来,搭成了一座浮桥。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普通农家子弟对家乡生活的深刻理解。正是这些来自生活的智慧,为红军突破乌江天险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三、创新中的人文关怀

石长阶的智慧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显示出了一个红军战士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砍伐竹子的过程中,他特意叮嘱战友们要注意分散采伐,不能把一片竹林全部砍光。

"留下母竹,明年春天还能长出新的竹笋。"石长阶对战友们说,"乌江两岸的百姓世代靠竹子生活,编竹器具卖钱,用竹筏运货,砍竹笋充饥。我们不能为了一时之需,断了乡亲们的生计。"

这番话引起了不少老乡的共鸣。当地一位姓王的老农说,他家的竹林已经传了三代,竹子不仅是他们家的"摇钱树",更是全村人的"救命稻"。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就靠着采竹笋度日。

战士们按照石长阶的建议,把砍伐点分散在了沿江十多里的范围内。他们还特意避开了村民们平日捕鱼的码头,以免影响百姓的日常生计。

在制作篾绳的过程中,石长阶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发现有些竹子的竹皮特别结实,就建议把这些竹皮收集起来,送给当地的老乡。"竹皮可以编箩筐,织草席,要是浪费了怪可惜的。"

这时,一位老红军想起了一个办法,他提议把剩下的竹枝捆成一捆一捆的,放在江边供村民取用。这些竹枝可以当柴火,也能用来搭鸡棚猪圈。

石长阶的这些建议得到了指挥员的赞同。在紧张的军事行动中还能想到保护百姓利益,这正是红军的优良传统。

当地群众被红军的这份细心打动了。有的送来了自家存的干粮,有的把自己的竹筏借给红军参考,还有的主动带着红军去寻找适合砍伐的竹林。

一位姓李的老船夫更是自告奋勇,要教战士们一些编织篾绳的技巧。他说自己在乌江上跑船几十年,知道哪种编法最结实。老人家一边示范一边说:"要把竹丝搓得紧实些,这样才经得住江水的冲击。"

在制作浮桥的过程中,战士们互帮互助的场面更是感人。有的负责劈竹子,有的专门编篾绳,有的则负责搬运和组装。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一位年长的战士突发哮喘,石长阶立即让他去休息,自己顶上去继续干活。其他战士见状,纷纷表示要多干一些,让伤病员能够得到充分休息。这种战友情谊,在艰苦的长征路上显得格外珍贵。

四、生死攸关的抉择

深夜,乌江边一片寂静。红军战士们已经将一座由竹筏连接而成的浮桥搭建完毕。按照石长阶的建议,他们特意选在了子时,这时的江水相对平缓,风力也较小。

浮桥刚刚放入水中,敌军的探照灯就扫了过来。江面上顿时一片雪亮,浮桥的轮廓清晰可见。敌人的机枪立即开火,子弹如雨点般打在江面上,溅起一串串水花。

但这一次,用篾绳编织的竹筏纹丝不动。即使在强大的水流冲击下,浮桥依然保持稳定。石长阶站在浮桥上仔细检查每一处连接点,确保万无一失。

第一批战士开始通过浮桥。他们背着枪,弯着腰,在枪林弹雨中稳步前进。敌军的炮火越来越密集,不时有炮弹在江面上爆炸,激起巨大的水柱。

就在这时,石长阶发现浮桥中段的一处连接出现了松动。如果不及时处理,整座浮桥可能会断裂。他立即趴下身子,开始修补这处故障。

"咻"的一声,一颗子弹从石长阶头顶飞过。他依然专注地修补着浮桥。这时,又一发子弹击中了他的肩膀,鲜血立即染红了军装。

但石长阶并没有离开。他用没受伤的手继续固定松动的篾绳,同时用身体压住摇晃的竹筏。身后的战友喊他撤回来,他却坚持要完成修补工作。

此时,敌军的火力更猛了。机枪子弹打得江面上水花四溅,炮弹在浮桥周围爆炸。但石长阶始终没有放开手中的篾绳。

第二发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石长阶倒在了浮桥上,但他的手还紧紧抓着那根关键的篾绳。直到最后一批战士安全通过,他才缓缓松开了手。

战友们想把他抬回来,却发现他已经停止了呼吸。他用19岁的生命,换来了这座浮桥的完整,确保了数千名战友安全渡江。

夜色中的乌江依然咆哮着,浪花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浮桥上,一个又一个红军战士快速通过。他们临时收敛了悲痛,因为前方的战斗还在等待着他们。

五、胜利果实的收获

天色渐明,浮桥两岸的战斗仍在继续。渡过乌江的红军战士立即向敌军阵地发起了进攻。他们利用晨曦的掩护,从两个方向包抄敌军的防御工事。

敌军显然没有料到红军能这么快突破乌江天险。他们的防线很快就被突破,一个营的敌军被全歼。红军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还俘虏了一百多名敌军。

被俘的敌军营长说,他们原本以为红军会在乌江被拦住至少三天。谁知一夜之间,红军就用简单的竹筏浮桥突破了这道天险。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蒋介石那里,他大为震惊。

第二天,毛泽东来到乌江北岸视察。当他听说是一个19岁的小战士想出了用篾绳编浮桥的办法时,连声赞叹:"军中有神人啊!"他立即下令授予石长阶"红星勋章",以表彰他对渡江战役的特殊贡献。

乌江一战,红军不仅突破了敌人的封锁,还打开了向遵义前进的通道。这场胜利极大地提振了部队的士气。原本疲惫不堪的战士们,又重新焕发出了斗志。

更重要的是,这次胜利粉碎了敌人"围剿"红军的计划。他们原本想利用乌江天险困住红军,却被红军用土办法化解。溃败的敌军不得不向湄谭方向撤退,给红军北上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当地百姓听说是石长阶献计用篾绳渡江,都说这个办法"土得掉渣"却巧妙无比。有老人说,这不就是祖辈传下来的编竹筏方法吗?可偏偏就是这个简单的办法,救了整支红军。

石长阶的事迹很快在部队里传开。许多战士说,石长阶虽然年纪小,却给大家上了一课:解决问题不一定要用高深的办法,老百姓的智慧往往能化解天大的难题。

红军在乌江边为石长阶立了一座衣冢,上面刻着"红军英雄石长阶同志永垂不朽"。每年清明,当地百姓都会来此祭扫。后来,这里还建起了一座纪念馆,讲述这段用篾绳织就的传奇故事。

一根小小的篾绳,不仅帮助红军突破了乌江天险,更成为了革命精神的象征。这种善于在艰难环境中寻找出路的智慧,成为了长征路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