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国乒这帮姑娘,哪个不是顶流?孙颖莎、王曼昱,随便拎一个出来,流量都杠杠的。但流量这东西,有时候也挺烦人的。
最近,王曼昱社交媒体简介改了几个字,就让一堆人开始福尔摩斯附体,分析她是不是和孙颖莎闹掰了。这届网友,真是吃瓜不嫌事儿大。事情是这样的,之前陈梦还在WTT世界排名前列的时候,王曼昱和孙颖莎的粉丝,虽然暗地里较劲,但表面上还算过得去,毕竟当时王曼昱的主要目标是挤掉陈梦,抢奥运单打名额。但当陈梦慢慢淡出,孙颖莎就成了王曼昱最直接的竞争对手。这下好了,两家粉丝的矛盾一下子就摆到台面上了,各种互掐,各种看不顺眼。亚洲杯那次,王曼昱拿了冠军,本来是高兴的事儿,结果现场一堆孙颖莎的粉丝还在那儿喊“莎莎加油”。这搁谁身上能舒服?王曼昱接受采访的时候,不得不提醒大家保护嗓子。你说这是啥场面?
赢了比赛,还得安抚别人的粉丝,这冠军拿的,有点憋屈。更抓马的是后面的合影环节。孙颖莎因为要回去治疗,没能第一时间赶到。其他队友都在东张西望找她,结果王曼昱呢,眼睛就盯着奖杯,头都没回一下。这下,吃瓜群众可炸开了锅,各种阴谋论都来了,说两人关系肯定破裂了。这还没完,最近王曼昱把社交媒体简介改成了“坚定勇敢的正义女战士”。再加上之前陈幸同跟她说的那句“你好牛,一个人对抗一万人”,这一下子,大家更觉得王曼昱是在内涵孙颖莎了,闹掰的说法也越来越甚嚣尘上。但等等,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咱们换个角度想想,竞技体育,哪有不竞争的?
王曼昱和孙颖莎,都是顶尖选手,她们之间的竞争,那是肯定的。但竞争就一定意味着闹掰吗?还记得吗?王曼昱绕场准备登上领奖台的时候,孙颖莎特意把相框夹在胳膊下,就为了能第一时间跟她握手,祝贺她。合影的时候,孙颖莎也拉着王曼昱,说着祝贺的话。这些细节,都被选择性地忽略了。说白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粉丝们把自己对偶像的喜爱,转化成了一种排他性的情感,容不得别人超越,容不得偶像和“对手”有任何亲近。这种畸形的饭圈文化,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竞争关系”时,是否忽略了粉丝行为对运动员关系的影响?运动员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交友方式。粉丝们过度解读,甚至恶意攻击,只会给他们带来困扰。就像这次王曼昱改简介,也许只是想表达自己的一种态度,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但到了粉丝那里,就变成了“开撕”的信号。这真是应了那句话,粉丝行为,偶像买单。仅从社交媒体简介的改变,就断定两个人闹掰,是不是有点草率了?与其沉迷于八卦,不如多关注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多给他们一些空间和理解。毕竟,她们肩负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国家的希望。与其猜测她们的关系,不如想想,如何让体育回归纯粹,让粉丝回归理性,让运动员能够更专注于比赛本身。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