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妹妹,你夫君在澶西求学之时,被你这个好姐妹好好招待了,如今要嫁进窦府”
舅舅“赵思”对窦昭母亲“赵谷秋”直言不讳,当众揭穿窦昭父亲“窦世英”,出轨“王映雪”的事实。
一边是亲密无间的丈夫,一边是关系要好的姐妹,他们却背着赵谷秋,暗中通奸。赵谷秋得知此事没多久,就上吊自杀了。
丈夫出轨,姐妹背叛,正室赵谷秋惨遭双重打击,而上吊自杀。看似是一个痴情弱女子,为了一个不值得托付的渣男,而寻死觅活的故事。但窦昭的母亲“赵谷秋”,真是恋爱脑吗?
窦母之死的真相原著中,赵谷秋出身书香世家,青梅竹马少年伴,和窦世英结为夫妻。
赵谷秋喜欢玉兰花,窦世英就让玉兰“花开满院”。他们时常坐在玉兰花树下,谈情说爱,你侬我侬,过着蜜里调油的生活。而且,他们还生下了一个女儿窦昭。
对于一个后宅女子而言,既能得到丈夫的宠爱,又有软糯的孩子常伴身侧,简直是天大的幸福。
可是,当他们恩爱正浓时,丈夫却经不住一丁点诱惑,被王映雪勾引了去。
本是自己一个人的丈夫,如今却在其他女人的榻上酣睡。追求纯粹爱情的赵谷秋,见不得那份独特的爱情,被他人玷污。
甚至,那个信誓旦旦只爱自己的窦世英,早已不见。如今的窦世英,竟然为了王映雪,时而讨好、时而下跪恳求赵谷秋,砍掉玉兰树。
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窦世英,让赵谷秋深刻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窦世英的唯一。如果你给我的爱,也同样给了别人,那我赵谷秋宁愿不要。
皎皎玉兰花,不受聊缁尘垢
这样白洁而有光泽的玉兰花,看来是一点也不受尘埃污染的。赵谷秋从头到尾,追求的就是那份纯粹又唯一的爱情,连最喜欢的玉兰花,也有这样的暗喻。
情感上的打击,加上身体的病痛,让赵谷秋咳出了血,染在了白玉兰上,她自知时日无多。而手段颇高的王映雪又是个不省心的,不仅有高官的父亲在背后撑腰,又有贪心权势的窦世枢在窦家掌权,而窦世英又是个软糯怕事的。
一旦赵谷秋和王映雪起了冲突,难保赵谷秋不会受委屈。与其这样活着,赵谷秋选择了上吊自杀。其实,赵谷秋并不是什么恋爱脑,她用自己的死,精准的算计了3步狠棋。
1、窦世英的愧疚窦世英胆小怕事,但他内心深处,还是有赵谷秋位置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在赵谷秋死后,每日抱着酒瓶,喝得酩酊大醉。
人这一辈子,总是对已失去的人念念不忘,即使随着时间的消逝,也难以释怀。虽然迟来的深情比草贱,但“愧疚”这东西,却能给窦昭带来益处。
“越愧疚,越想弥补”,这种愧疚感,能驱使人通过未来的种种弥补,进而寻求心理上的安慰与和解。
而窦世英又是一个读书人,内心的愧疚感,更能时常伴他左右。而赵谷秋已去世,窦世英只会把这种“弥补”,放在窦昭身上。
这就是赵谷秋的目的,利用窦世英的愧疚之心,谋求女儿一生安稳。
2、崔老太太的保护赵谷秋临死之前,给崔老太太(窦昭祖母)去过一封书信,向她临终托孤。
祖母也没有辜负赵谷秋的托付,一句“老身姓崔,不冠夫姓”霸气出场。她先是当着窦家、王家、赵家人的面,得心应手的分析王映雪嫁进窦家的利弊,还把赵谷秋的嫁妆过户到窦昭名下。甚至,祖母还让王映雪自掏3000两钱财,补贴给窦昭。
不仅如此,祖母还要求王映雪为赵谷秋守制三年。就连王映雪生出的孩子,也不能亲自养在身边,须找一位懂得教诲的乳母养育。
不得不说,祖母气场真的好足,既能轻松拿捏王映雪,还将窦昭带在身边时时照顾。
也多亏了祖母的保护,窦昭才能平安长大。而且,祖母为窦昭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她的通透和睿智,也影响着窦昭不再拘泥于这四方家宅。
3、王映雪的守寡原配赵谷秋去世后,王映雪如愿嫁进窦家,做了窦世英的继室。看似王映雪成了获胜者,但事实上,王映雪才是那个守活寡的人。
窦世英明明知道王映雪,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但他依然为了给赵谷秋守制,自愿与王映雪分房而居。
而且,王映雪入门后,要自请去佑民观修行三年,悔罪养性。甚至,王映雪肚子里的孩子出生后,也不让她养在身边。
丈夫分房而居,自己修行3年,孩子不养身边,王映雪也空有窦家继室的名分罢了。而赵谷秋虽然死了,却无时无刻不活在窦世英的心里,成了窦世英永远的白月光。
写在最后曾国藩说过:“不争一时之短,须争一世之长”。
眼光短浅的人,为了争一时之利,看似赢了当下,实则输掉了一生。
而眼光长远的人,不争不抢,虽然只是暂时的输,却能带来以后得赢。
王映雪就是眼光太过短浅,而赵谷秋却想的长远。虽然赵谷秋自杀的举动,有点偏执,但她的3步算计,却很精明。
赵谷秋才是真的狠人!虽然从不当面与人争抢,却不显山、不露水,早已谋划好了一切,既离间了窦世英与王映雪的感情,又为女儿窦昭求了一世安稳。
不图一时之争,才能成为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