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张颂文对比41岁大鹏,老天赏饭吃与科班演技一目了然

娇姐说娱乐 2025-02-22 10:21:18

一部电影,能引发怎样的讨论?票房和口碑倒挂,是观众的错,还是电影本身的问题?《第八个嫌疑人》上映后,就陷入了这样的争议漩涡。有人说,冲着张颂文、大鹏去看的,值回票价;也有人说,故事讲得稀碎,浪费了俩好演员。那么,这部电影究竟是黑马,还是骡子?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先说说最直观的——票房。上映三天破1.7亿,在如今这个市场环境下,确实算得上亮眼。尤其是在一个相对冷清的档期,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显得难能可贵。要知道,同期上映的《不虚此行》虽然口碑不错,但票房却远远不及《第八个嫌疑人》。这不禁让人思考,一部电影的成功,究竟是取决于演员的号召力,还是故事的精彩程度?

然而,与高票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的口碑。豆瓣开分6.5,不少网友吐槽“就这?分高了”。“报看”成了这部电影的关键词,似乎暗示着观众对电影质量的失望。这种票房与口碑的倒挂现象,如今在电影市场并不少见,它反映了观众口味的多样化,也暴露出电影创作中的一些问题。

那么,《第八个嫌疑人》究竟“报看”在哪里?很多观众的吐槽集中在剧情上。故事本身取材于真实案件,按理说应该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但电影在叙事节奏、人物塑造、逻辑构建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整部电影看下来,感觉像是流水账,缺乏必要的悬念和张力。人物形象也比较单薄,除了大鹏饰演的陈信文和张颂文饰演的何蓝,其他角色都像是工具人,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再说说演员。张颂文和陈信文,两位实力派演员的加盟,无疑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张颂文饰演的何蓝,戏份不多,却足够惊艳。他用克制而富有层次的表演,将一个平凡警察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何蓝牺牲的那场戏,没有过多的煽情,却让人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惋惜。那种无声的绝望,比任何台词都更具力量。

陈信文的表演同样精彩。他将一个亡命之徒的狡猾、残忍、恐惧以及内心的挣扎,演绎得入木三分。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到后来的惊恐慌乱,再到最后的绝望认命,陈信文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戏剧张力。尤其是在婚礼上给父亲打电话那场戏,他无声的哭泣,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两位演员的精彩表演,为这部电影增色不少。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出色表现,更让人觉得可惜。如果剧情能够更加扎实,人物更加丰满,那么这部电影的质量无疑会更上一层楼。好演员也需要好故事来承载,否则就如同锦衣夜行,难以发挥出最大的光芒。

除了张颂文和陈信文,其他演员的表现就显得相对平淡了。林家栋饰演的警察王守月,作为贯穿全片的主角,却缺乏应有的魅力和存在感。孙阳饰演的莫子凡,几场哭戏也略显尴尬,未能打动观众。这或许与角色本身的设定有关,但也暴露出演员在表演上的不足。

回到电影本身,《第八个嫌疑人》的创作初衷无疑是好的。它试图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件,展现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但可惜的是,由于剧本的薄弱,电影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情节的处理都显得过于简单粗暴,缺乏必要的铺垫和解释。例如,陈信文是如何从一个普通工人变成一个冷血杀手的?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电影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再比如,王守月21年如一日地追捕陈信文,他的动力是什么?他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电影也只是一笔带过。这些细节的缺失,让整部电影显得空洞无力,难以引发观众的共鸣。

此外,电影在叙事节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情节过于拖沓,而有些情节又过于仓促。例如,陈信文逃亡的过程,就显得过于简单,缺乏紧张感和悬念。而何蓝的牺牲,又显得过于突然,让人难以接受。这种节奏上的不平衡,也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总的来说,《第八个嫌疑人》是一部毁誉参半的电影。它有着不错的票房成绩,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口碑问题。两位主演的精彩表演,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而剧情的薄弱,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硬伤.  截止2023年9月25日,电影票房累计2.6亿,豆瓣评分稳定在6.6分,这组数据也印证了影片的市场表现和观众评价的两极分化。

一部电影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演员的演技、剧情的精彩程度、制作的精良程度等等,缺一不可。  《第八个嫌疑人》的案例也提醒着我们,  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电影作品,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尊重。

在未来,希望电影创作者们能够更加注重剧本的打磨,人物的塑造,以及故事的逻辑性,避免出现类似《第八个嫌疑人》这样,演员演技在线,但剧情拖后腿的情况。  也希望观众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电影作品,  不要盲目跟风,  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判断,  选择真正值得观看的电影。

0 阅读:4

娇姐说娱乐

简介:个性独特,不拘一格,关注我主播,开启非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