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发:无论外界怎么说我,我一直在做自己

趣谈人物咖 2024-12-26 10:22:19

周润发这个名字,几乎是伴随着一代人的记忆成长起来的。提起他,总能让人想起银幕上那个潇洒不羁、举手投足间充满魅力的大哥形象。但你要说,他的人生就像电影里的英雄那么顺风顺水,那可真是开玩笑了。他从小过得是什么日子?咱们现在看着繁华的香港,其实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可不是这副模样。1955年的南丫岛,一个小渔村里,有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每天不是帮家里放牛,就是跟着大人下地干活。这孩子就是周润发。我敢打赌,他那会儿绝对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全亚洲都认得出的明星。

小时候的他,说白了就是穷苦人家的普通孩子,连书也读得断断续续。有时候,看着别人在课堂里念书,他却只能跑去帮母亲洗衣做饭。当时家庭条件不好,不光吃穿成问题,还经常为了几个铜板操心。不过,这样的生活虽然艰难,却硬生生磨出了他的韧劲和骨气。有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后来听他说起这些往事,也总是一脸平淡,好像那些苦难根本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那时候大家都这样嘛,”他说,“反正只想着明天怎么过。”话糙理不糙,但你细品,这种乐观其实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长大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跑去城里打工,从酒店服务员到邮差,再到售货员,啥活儿都干过。但谁又能想到呢,这么一个每天奔波忙碌的小伙子,会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踏进演艺圈。据说,当年TVB招演员培训班学员的时候,是他妈替他报上的名。而且我跟你讲,一开始压根没人觉得他行。不仅形象一般,而且还很羞涩,人群中完全不起眼。当时业内还有人调侃,说“这种条件来拍戏,还指望票房?”但啊,你别看别人瞧不上,他自己倒是一点没泄气,就琢磨怎么把戏演好,用尽办法弥补自己的短板。

刚入行那几年,可以用四个字总结:惨不忍睹。他被叫“票房毒药”,哪个导演找上门合作都是冒险;而同时,又不得不靠一些边缘角色维持收入。不过吧,人如果够努力,就算路再窄,也总能闯出条缝来。他对表演认真到什么程度?据剧组的人回忆,有场火爆戏份,本来安排了替身,但周润发死活不用,坚持自己上场拍。有次问他为什么这么拼命,他耸耸肩笑着回答:“哎呀,我又没有背景,要是不多下点功夫,那岂不是等死?”这是句玩笑话,也是句真心话。

慢慢地,因为他的敬业精神,加上不断积累经验,总算迎来了转机。从《上海滩》里的许文强,到《英雄本色》的小马哥,一部接一部经典作品让他的名字响彻整个亚洲影坛。可是啊,人红是非多是真的,在事业高峰期,各种争议也接踵而至。一些合作伙伴私底下透露,与他搭档压力山大,比如钟楚红第一次跟他拍对手戏紧张到NG无数次,而他冷眼旁观,没有丝毫安慰;利智则因普通话口音被嘲弄,还有一次动作场景受伤,让部分媒体狠狠抓住批评了一通。这些事情传出去,自然引起不少讨论——有人觉得严苛才是真专业,有人则认为情商太低难相处。所以,你说哪位公众人物背后没故事?

更扎心的是与吴孟达之间的一段插曲。本来两个人关系特别铁,被称为黄金搭档。但偏偏就在吴孟达破产时向老友求助遭到了拒绝,一时间舆论炸锅,都在质疑周润发是不是太薄情寡义。然而多年之后,我们才知道原委——原来当时并非单纯的不愿意,而是考虑长期影响以及双方友情是否因此受损。再后来,两个人各自释怀,也终于冰释前嫌。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件事或许也说明,无论朋友还是明星,他们终究只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和顾虑罢了。

当然啦,要数最轰动的话题之一,还属所谓“裸捐”计划。他曾公开宣布,将在百年之后将所有财产捐给公益机构。这消息一出来,全世界为之点赞,可久而久之,却发现似乎一直停留在纸面阶段。有一年接受采访时,又改口称可能几十年以后再谈执行方案,于是立刻引来了新一轮热议。不少网友直接喊话:“您到底什么意思啊?”支持者继续维护偶像,说凡事需要规划清楚才能推进;反对者则吐槽这不过是在博取关注度。不管外界如何猜测,相信只有当事人才真正清楚内心所想吧。

晚年来我们见证了一位巨星逐渐变得更加随性平和。他患有糖尿病,但坚持运动,经常参加马拉松比赛。在街头巷尾散步的时候,如果遇见粉丝主动合影聊天,也是毫无架子。据目击者描述,有次碰巧撞见正在晨跑中的周润发,本以为只是远远看上一眼,结果谁知“大哥”二话没说先冲他们挥手示意,上前聊了一阵,把围观群众逗得哈哈大笑。“以前电视上的豪气一点不错,现在真人更真实!”有人感慨道,“低调又暖心。”

纵观整个人生轨迹,你会发现,他既扮演过荧幕上的传奇人物,同时自身经历也是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如果一定要评价的话,大概可以用一句老套但准确的话总结:复杂、多面、真实。当然喽,对每个喜欢或者质疑周润发的人而言,他们看到的是不同角度折射出的光芒。所以答案是什么重要吗?

0 阅读:4

趣谈人物咖

简介: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