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等反制措施的强度,越来越精彩了!我国正式宣布,对从欧盟各国进口的白兰地展开下一阶段调查。这被认为是,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后的最新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
6月17日,我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最近两年来,我国猪肉进口主要来源于巴西、西班牙、美国、加拿大、荷兰、丹麦……
换言之,欧盟是中国进口猪肉的核心来源地。数据还显示,2020至2023年期间,欧盟27个国家的猪肉平均年产量在2265万吨左右,他们内部消费的猪肉数量仅略微超过1800万吨。
其他超过400万吨猪肉都出口了,尤其是欧洲国家居民不太爱吃的猪下水,如今也可以出口赚钱了。按照欧盟自己的观点,他们的猪肉产量超过了自身的消费量,这当然是“产能过剩”了。
既然是产能过剩,我国当然有权利展开调查,加征反倾销税了吧,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但还不够,毕竟我国销往欧洲的电动汽车金额,要比欧盟出口到中国的猪肉及其制品的金额高多了。
于是,第二轮针对性的反制措施来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并通知欧洲出口商来参加听证会,以解决欧盟白兰地生产商在中国以低于市场价格销售商品的指控。
欧盟现在很矛盾啊
一方面他们表示希望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声称内心是希望自由贸易的;另一方面欧盟国家在针对中国问题上存在分歧,中国的反制措施对欧洲各国的伤害程度是不同的,有些国家觉得无所谓。
但德国却担心欧盟对中国施加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弊大于利,这不仅是因为: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出口商,还因为“德国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受益方,而不是受害方”。
2023年,德国经济规模接近4.46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金额却高达3.15万亿美元,是全球大型经济体中“对外贸易依赖度最高的国家”——出口16884.19亿美元,进口14626.02亿美元(如下图)。
德国2023年的对外商品贸易顺差超过2200亿美元,仅次于中国,位居全球第二名。德国的本意是希望推进全球化进程的,也是不希望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而引发动荡,他们担心:
中国的反制措施,不仅能抑制德国、欧盟的经贸,还能给全球更多国家以示范,那就是:西方国家已不能一手遮天了,西方的经济和贸易在全球中的份额早已大不如前,可揭竿而起了。
我国的反制,需要具有很强的广泛性
德国虽然是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具有最大的话语权,但却不是一言九鼎。仅有德国不希望扩大贸易保护主义范畴是不够的,需要让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感受到“逆全球化伤害的不仅的对方,也可能是自己”。
欧盟对中国出口猪肉的主力军是西班牙、荷兰、丹麦,对中国出口白兰地的主力军除了西班牙,还有意大利、葡萄牙、希腊。以后还可以有红酒,主力军有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
牛奶、牛肉、海产品、护肤品、奢侈品,也可以是下一个选项,这里面有德国、爱尔兰、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等。我们希望中欧能相向而行,但中国的善意不能屡次给无视。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