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把上学名额让给姐姐,被同学嘲讽土,别用日语讲话。
却一步一步创办起了“新东方”。
俞敏洪的来时路,充满了不可思议,也和他的岳父息息相关。
1
俞敏洪,一个从农村走出的传奇人物。
1962年,他出生在江苏江阴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农村的生活十分艰苦。
他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一家人过着简单而艰辛的日子。
而俞敏洪从小就展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
尽管家庭条件不好,但他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然而,他的求学之路却充满了坎坷。
由于当时的政策限制,一个家庭中只能有一人上高中。
懂事的俞敏洪把机会让给了姐姐,自己则被迫回到生产队种田。
但他心中始终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这给了俞敏洪新的希望。
他毅然决定参加高考,为自己的未来拼搏。
可高考,这个被无数人视为改变命运的机会,却让俞敏洪连续两次遭受打击。
1978年,俞敏洪第一次参加高考,他怀揣着忐忑的心情走进考场,满心期待着能够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他的英语成绩只有可怜的33分,这让他与大学失之交臂。
落榜后的俞敏洪并没有气馁,他决定再次挑战高考。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俞敏洪拼了命地学习英语。
他把一本词典放在枕边,翻来覆去地看,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每天都拿着英语书,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奈何命运似乎又和他开了个玩笑。
第二次高考,他的英语成绩虽然有了提高,达到了55分,但仍然不够理想。
因为当时他心仪的师范学校英语录取线提高到了60分,他再次落榜。
两次的失败并没有让俞敏洪放弃,他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告诉母亲,他无论如何都要再考一次,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母亲虽然心疼儿子,但也看到了他的决心,便答应再给他一年的时间。
俞敏洪进入了疯狂的学习模式,他每天早起晚睡,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他参加了县政府办的高考补习班。
在那里,他下了狠劲,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在1980年的高考中,俞敏洪以英语93分的成绩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
但进入北大后,俞敏洪的生活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
他来自农村,有着浓重的口音,这让他在同学中显得格格不入。
第一次自我介绍时,他就被班长王强要求“能不能不要用日语讲话”。后来,因为口语太差,他被分到了提升班。
在北大的五年里,俞敏洪苦练口语,苦背单词,还在休学养病期间读了800多本书。
他努力地想要摆脱自己“土鳖”的形象,但始终觉得自己与周围的同学有着很大的差距。
而且,俞敏洪在北大也没有什么社交生活。
他不善于和人打交道,普通话讲不好,又有自卑的情绪。
除了和宿舍的几个人认识以外,他和北大的任何一个人都不熟悉。
他没有参加任何大学生的活动,这也成为了他大学最大的遗憾之一。
尽管在北大的生活充满了挫折和困难。
但俞敏洪并没有放弃。
他知道,自己能来到北大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
他必须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期望。
而他在北大的经历,虽然痛苦,却也为他后来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一场从校园到结婚的爱情,慢慢拉开帷幕
2
1983年的一天,俞敏洪正在学校图书馆借书。
猛一抬头,一个扎着马尾、穿白色T恤的漂亮女孩,出现在俞敏洪眼前。
这个女孩就是杨桂青,俞敏洪懵懂的爱瞬间被点燃了。
当晚,俞敏洪就彻夜失眠了,少男的情怀开始为一个女孩激情燃烧着。尽管他感觉希望特别的渺茫。
果然,当俞敏洪鼓起勇气表白后,爱情还没开始就已经失恋。
杨桂青已经有男朋友。
俞敏洪心顿时凉透了,尴尬的连饭都没有吃,就灰溜溜的回宿舍去了。
俞敏洪的宿舍同学得知后,都劝他趁早放弃吧。
毕竟俞敏洪出身寒门,个头、长相也不出众。
而杨桂青肤白貌美,父亲还曾是部队军官,两人家境相差甚远。
但俞敏洪始终没有放弃,随后,便开始了他的穷追不舍的计划。
只是对于俞敏洪的示好,杨桂青一直视而不见。
直到一年后,一个消息传来再次点燃了他的心。
1984年春天,杨桂青与男友分手了。
俞敏洪知道后里面就开始着手准备礼物。
为了给杨桂青送礼物,他把身上仅有的奢侈品,手上的手表卖掉。
千挑万选下,看中了一条裙子给杨桂青当做生日礼物。
那一刻,杨桂青看着这个长相和家世都不怎么出众的男孩,却被他的真诚彻底打动。
可想要抱得美人归,却并不容易。
杨桂青的父亲很有手段,看到女儿找了一个这样的男朋友,很是不满。
但有时候,老天爷都在帮俞敏洪的忙。
恰好当时杨家要砌一个放煤球的池子,俞敏洪二话不说就撸起袖子干活。
不仅把池子砌的十分坚固漂亮,还把煤球都一个个放好。
哪个父亲不希望女儿找一个疼爱她的人,也因此俞敏洪在岳父心中的印象彻底转变。
1986年10月,俞敏洪与杨桂青在北京裸婚,育有一儿一女。
好不容易有了点积蓄,又因为考托福花了个干净。
为了补贴家用,俞敏洪背着学校在外简直,被发现后遭到严厉的批评。
可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
1988年,俞敏洪的岳母突发脑溢血,被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月,终于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但从此就瘫痪在床,并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
当时可不是谁家都能请得起保姆,在这种情况下,岳父只得辞职在家照顾老伴。
那时岳父是天津一家国企的厂长,很多人为他惋惜。
但岳父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妻子的责任。
从来没有做过饭的他,开始每天学做饭;从来没有洗过衣服的他,开始每天洗衣服。
而岳父的重情重义让俞敏洪深受触动,成为他做人的榜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夫妻俩决定自己创业。
他们深知前行的道路有多么困难,但如果不折腾,那么他们这一辈就只能碌碌无为。
而岳父的为人处世,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俞敏洪,让他始终坚守着责任与担当。
就这样,“新东方”出现。
夫妻俩从一间出租屋,将培训部扩大到了一个大公司,一步一个脚印。
2006年,新东方成功上市,俞敏洪一跃进入中国百名富豪之列。
在行业遇到震动时,他也勇敢站出来安抚员工和同行的情绪,并呼吁团结和遵纪守法。
“新东方”彻底成为了俞敏洪身上的标签和荣誉。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培行业迎来变革,而俞敏洪也很敏锐的捕捉到了自媒体的浪潮。
他一边坚持教培,一边扩宽课程项目。
不仅如此,他还自己开设自媒体账号转型带货直播。
在此情况下,“东方甄选”应运而生。
而时代造就了又一位“英雄”董宇辉,让“东方甄选”成为有一头部品牌。
尽管后来有些许不愉快,可俞敏洪始终都是那个敢拼敢做的俞敏洪。
岳父的重情重义、勤劳勇敢、担当责任等品质,深深地影响着俞敏洪。
在岳父的身上,俞敏洪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应有的品质和担当。
如今,俞敏洪已经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教育家。
他的新东方学校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为无数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对岳父榜样力量的最好诠释。
而俞敏洪的故事,也激励更多的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