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环球网消息,当地时间 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他将对进口汽车、半导体和药品征收约 25%的关税,具体税率最快将于4月2日宣布。这一举措无疑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波澜,众多美国盟友的经济将面临重大挑战,而对比下来,中国所受影响相对较小。特朗普预告的这波关税,首当其冲的是日本、韩国、德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
1,对于日本来说,2024年日本对美国的出口中,乘用车和卡车等汽车金额占总出口额的28.3%,若加征关税,相关企业出口成本大增,利润空间被压缩。
2,韩国方面,韩国是美国的第四大汽车进口来源国,2024年韩国对美汽车出口额约为347.4亿美元,占到韩国汽车出口总额的49%,现代汽车等韩国车企将承受巨大压力。
3,德国作为汽车出口大国,2024年欧盟出口到美国的约82万辆汽车中,德国三大公司占了73%,德国汽车制造商将面临成本上升、市场份额可能下降等难题。
4,加拿大和墨西哥与美国汽车产业联系紧密,2024年约有360万辆轻型汽车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到美国,占美国汽车总销量的22%,关税的增加将打乱三国之间紧密的汽车产业供应链。
特朗普推行这波关税,其目的是多方面的。一是增加关税收入,关税可以为美国政府带来直接的财政收益。美国政府可以将这部分收入用于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等方面,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压力。二是削减贸易逆差,特朗普政府认为通过提高关税,能减少外国商品进口,从而缩小美国的贸易逆差。美国长期存在贸易逆差,特朗普认为这是其他国家不公平贸易导致的,试图通过关税手段来纠正。三是推动制造业回流,通过加征关税,提高外国商品进入美国的成本,促使跨国企业将生产环节转移回美国,以提振美国国内产业和增加就业岗位。
美国希望借此恢复制造业的辉煌,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解决就业问题。四是试图重塑贸易规则,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杠杆迫使其他国家接受美国主导的贸易规则调整。美国试图在全球贸易中重新掌握话语权,按照自己的利益和需求来制定规则。
相比之下,中国受这波关税的影响较小。一方面,随着拜登政府时期推行的对华关税战,中国汽车被征收了100%关税,半导体被征收25%关税,目前已基本被排除出美国市场,所以此次针对汽车的关税对中国汽车出口影响有限。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多元化的特点。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经济增长不完全依赖于对美出口,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壮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并且中国近年来一直在推动 “一带一路” 倡议,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不断深化,2024年中国对 “一带一路” 国家出口同比增长9.6%,对东盟出口增长13.4%,这使得中国的贸易市场更加多元化,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此外,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稳固,在半导体等领域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升级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外部关税压力。例如,中国在5G通信、高铁等领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不受美国关税政策的制约。同时,中国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贸易合作,如积极推动RCEP的深入实施,进一步降低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
总之,特朗普预告的第二波关税对全球经济格局将产生重要影响,美国盟友们面临着“火烧眉毛”的巨大经济压力和产业调整挑战,而中国凭借自身的优势和超前布局,有能力在这场贸易风波中保持相对稳定,继续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