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中,能成为少将的男性军人都寥寥可数。然而,却有这样一位巾帼英雄能享受上将待遇,她就是原解放军第302医院的防疫专家——陈菊梅同志。

1925年11月10日,陈菊梅出生于浙江天台县。陈菊梅生活在战争年代,司空见惯了无数同胞死在侵略者的枪口之下。于是,陈菊梅早早就立下了从医的志向,拯救万千黎民免受伤病的疾苦。
幸运的是陈家父母都比较支持女儿的志向,不干涉陈菊梅的学习。学习中的陈菊梅非常勤奋,常常读书至深夜。每天早上还要步行十余里崎岖的山路,前往学堂。经过几年的学习,陈菊梅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被浙江医学院录取。同时,陈菊梅还创造了天台县的奇迹,是县村子里第一个女大学生。

在医学院,陈菊梅深感自己是小地方出身,便更加努力,以缩短和别人的差距。在实验室,陈菊梅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有一次,陈菊梅还闹过笑话,长时间闻到福尔马林,险些晕倒。对此,陈菊梅多年后回忆说道:“那是我第一次和医学的接触,还算是比较幸运的,没有丢掉性命。”
等陈菊梅毕业以后,新中国也随之成立。在1954年,国家有意选派一批优秀学子前往苏联,学习前沿的医疗技术,陈菊梅顺利入选。万里迢迢,异国他乡,陈菊梅在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埋头苦读,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听着呼啸的朔风,陈菊梅想到一定要取到“真经”,好报效祖国。

在苏联,陈菊梅的各项考核成绩都名列前茅。陈菊梅的导师特意找到她,说:“陈,留下来吧,做我的助手,你会有更好的前途。”可陈菊梅莞尔一笑,拒绝道:“谢谢您的好意,我也想继续研究医学,但祖国的儿童都在等着我。中国有一句古话,既然成为了医生,自然是要悬壶济世的。”
就这样,陈菊梅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被分配到解放军302医院,从事传染病研究工作。上个世纪,乙肝是我国第一大传染疾病,成年人一旦感染了这种疾病,有5%至10%的人会发展为慢性乙肝。如果要是再染上酒瘾,那便会导致乙肝向肝癌方向发展。

1969年,陈菊梅跟随医疗队去陕北黄龙县农村巡诊。名为“巡诊”,实际上是接受“再教育”。对此,陈菊梅没有抱怨,而是秉持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为农民诊疗。有一次,医疗队担心治疗方案有危险,需要以身试药。陈菊梅便自告奋勇,头晕呕吐了三天。苏醒后,陈菊梅和同事共同努力,制定了最好的治疗方案。
从黄龙回来之后,陈菊梅就因抢救脑瘫患儿,患上了疾病。但陈菊梅身体一恢复,就马上投入到“乙肝病人转氨酶居高不下”这一课题中去。身为医生的陈菊梅,又以身试药,去除了扁桃体,割掉了阑尾。

历时八年,陈菊梅终于在1973年发现了五味子可以降低转氨酶,造福了无数乙肝患者。同时,陈菊梅带领的团队创造了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死亡率由85%降到3%的奇迹。
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发了,陈菊梅第一时间听到了消息,坚持要去前线。她说:“你们都以为我是医生,可我还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也是一名战士,哪有战士不上前线的道理?”

到了汶川,陈菊梅提出了防疫的三项重点,有效防止了传染病的发生。2015年,90岁的陈菊梅离开了奋斗多年的工作岗位。组织上为了表彰陈菊梅的贡献,特批她享受上将待遇。2021年11月5日,一脸慈祥的陈菊梅离开了人世,愿她在另一个世界可以好好休息。
参考资料:
《不见硝烟的防疫战场》 图片故事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今有菊梅性比男儿。
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功臣,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致敬[祈祷][祈祷][祈祷]
人家不是正军级,是技术少将,专业技术一级,而专技一级本来就是大军区正职待遇。
人民的英雄,时代楷模,医界华陀,向过世老人致敬。
老百姓心中的白衣天使。[点赞]
文职特级
国之栋梁!致敬前辈![点赞]
神医
向中国医疗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女性科学家陈菊梅女士致敬!
陈妈妈一生的奉献精神,是我们国人学习的榜样。
一心爱国爱家为人民…致敬!
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雷历风行的精神令人感动人民不会忘记
大爱长存,将军千古[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好人
专技军官三级以上都是佩戴一种肩章,宝相花+将官松枝,不分少中上。不存在技术少将、技术中将的叫法。技术军官没有军师团的级别称呼,只分数字级,专技一级规定就是享受上将待遇。
致敬军人![点赞]
这才是大众应该追的明星,陈老是人民英雄,享受什么级别都应该
[赞][赞][赞][赞][赞][赞][赞]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