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辨和田玉的真假,油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但如果连油性都能造假,我们又该如何确认藏品的好坏呢?
和田玉的油性是不是真实存在?
当然存在!和田玉的油性分两个方面:肉眼可见的油脂光泽,还有上手盘玩的油润感觉。
这两者的综合表现决定了和田玉的油性,而其中最细腻油润的玉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羊脂玉了。
真正的羊脂玉是什么样的感觉?
羊脂玉最简单明了的解释,就是像羊脂一样的玉。油润、细腻、柔和、自然,是玉质最好的极品和田玉。
如果还不能理解,可以看看真正的羊尾油。那种绵密莹润的质感,摸上去一手油,就是羊脂玉最理想的状态。
和田玉有哪些在油性上造假的手法?
首先,泡油!
用油脂处理玉石的方法古代就已经出现,现在却成了弥补油性不足和制造仿籽的技巧。
重皮籽因为玉质相对较差,泡油可以掩盖部分油性问题。还有喷砂毛孔的青海料,泡油之后看上去就没那么水了。
其次,封蜡!
藏品加工完成后进行封蜡,原本是翡翠上很常见的工艺,现在也经常出现在和田玉中。
有棉的糖料封蜡,能更好的掩盖瑕疵。还有料性偏生的黄沁籽料,封蜡之后不但品相好,还能掩饰返碱起性的硬伤。
还有,抛光!
和田玉打磨以哑光与柔光为主,很少有翡翠那样的镜面高抛,但这种高抛光确实会带来近似油脂的手感。
俄料最喜欢做高抛,又白又亮上手光滑,新手玩家会误以为是油性。还有一些垃圾籽,玉质不足光感来凑,颇有几分骗外行的感觉。
最后,抹油!
虽然给和田玉抹油是商家常见的手法,但也不一定就是想要蒙人。很多时候只是单纯想保护玉石,减少射灯热量对玉石的伤害。
不过如果遇到那种油过了头的和田玉,还是要小心一点,说不定就是别有用心了。
对这四种“假油性”应该如何应对?
对付泡油料,要看清楚油性是从外向内还是从内向外。和田玉的油性是天赋异禀,而不是后天制造的假象。
而且泡油料常常会有黏腻感,与天然玉石的油润感不同,会有种粘手的奇怪感觉。
对付封蜡料,要注意雕刻细节和打孔位置,边缘交接处往往会残留部分蜡质成分。
而且蜡和油的光泽还是有所不同,就好像蜡烛和羊油不可能一样,仔细看也能够区分。
对付抛光料,要直接打灯看结构和细度,玉质明明不到却表面锃亮,反常必定有妖。
而且和田玉很少有抛光到镜面的藏品,一般只需要抛出温润感即可,所以看到高抛料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
对付商家抹油其实最简单,拿软布擦干之后净手盘玩,看是不是越盘越干就可以了。
只要不是作死选择线上买玉,基本不会被抹油料蒙住,但要是看图片或者视频可就不一定了。
其实要区分这些“假油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难的是需要一定的上手时间。
就怕发现不对的时候,已经找不到卖货的人,想找人算账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