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桃花艳,柳叶绿,油菜花金灿灿,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连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也比其他季节长得更快。
研究人员曾跟踪北欧国家6-12岁儿童,结果发现,孩子3-5月平均每月增高0.43cm,而9-11月则为0.28cm。
原因有三:
一是,春季日照时间延长,且阳光中的UVB辐射增强,小朋友户外活动时间增多,皮肤在阳光照射下合成更多维生素D,所以身高长得更快。
二是,春天气温宜人,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睡眠质量也更好。众所周知,生长激素(下称GH)的分泌高峰一般发生在夜间深睡眠期间,而春天由于白天变长,褪黑素分泌减少,孩子更易进入深睡眠,所以GH分泌更旺盛,长骨(手臂、大腿、小腿等四肢)更容易延伸长长。
三是,天气转暖,孩子们更愿意到户外活动。跑跳、打球、跳绳等跳跃运动,能刺激骺板软骨细胞增殖,促进长骨纵向生长。
如果说孩子是一棵竹,那春天就是孩子的“拔节期”,大家只要照着这份“春季助高计划”做,孩子的个儿就像被春雨滋润的春笋那样一节一节往上拔高,说不定能多长5-10公分呢!
一、营养——骨骼生长的“燃料”
营养是长高的基础,但并非吃得越多越好,关键要吃对食物,补对营养。美妈给大家总结了一套春季助长的营养公式。
①钙+维生素D:骨骼生长的“黄金搭档”
钙是骨骼生长的核心元素,而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减少钙的流失。所以每天要让小朋友喝500ml的牛奶,并且搭配着豆腐、蛋黄、海虾、海带、小鱼干、芝麻酱、芹菜、油菜等高钙食物一起吃。
春天阳光充足,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
②优质蛋白:骨骼的“建筑材料”
蛋白质对长高的重要性仅次于钙,它不但是骨骼与肌肉的主要构成成分,对长高有促进作用的各种激素也是由它构成的。要想娃儿身高长得好,就要每天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
每天1个鸡蛋+50克瘦肉(包括瘦牛肉、羊肉和猪肉)+1杯牛奶+鱼类+豆制品。
③锌+维生素A:促进GH分泌
骨骼的生长,依赖于软骨细胞的不断增殖与钙化,而锌和维生素A都能促进GH的合成,提高骨骼生长速度。所以,每天给娃吃一些高锌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是非常必要的。
含锌量最高的要数贝壳类海产品(如牡蛎)、动物内脏、坚果(如杏仁、花生、豆类、小米)了,而富含维生素A则有动物肝脏、蛋黄、瘦肉、胡萝卜、红薯、南瓜等。
二、运动——刺激骨骼生长的“加速器”
适量运动,不但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脂肪消耗,刺激GH的分泌,还能舒缓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可是需要注意方法、时间和强度。一般来说,以下这几类运动是最能助力孩子长高的。
①有氧运动: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能拉伸脊椎,促进全身血液流动,把营养均衡地输送到软骨,可以让孩子每天做0.5-1小时。
②纵向跳跃类运动:可以深度刺激生长板,增强骨骼韧性,促进骨骼的生长,像跳绳、抛接球、投篮、摸高练习,都是不错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像吊单杠、引体向上这些过于增肌的运动,有可能会抢走骨骼的营养,不利于长高,建议少做。
三、睡眠——GH分泌高峰
生长激素作用于肝脏和干骨骺端的软骨,并通过激活一种叫做“生长介素”的物质,促使骨骼延伸变长,从而让孩子的身高得到增长。
而GH的分泌量,通常是在孩子入睡后的1-2小时内,达到最高峰,且2个分泌高峰分别发生在凌晨23:00-1:00和早晨6:00左右。要想GH分泌达到一个理想的峰值,就要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节奏,提高睡眠质量。
✔️固定作息:每天按时入睡,建议晚上9:30前上床,这样过了1-2小时,到了11点,孩子就能进入深睡眠。
✔️睡前1小时不看电子设备: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入睡。
✔️保持睡眠环境安静舒适:房间温度适宜(20-22°C),光线柔和,减少噪音干扰。
✔️避免睡前进食:晚餐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影响入睡。孩子满1岁后,睡前2小时最好别让他喝奶吃东西。
春天万物都处于“生发”的状态,孩子的身体也像嫩绿的枝芽一样在春风中悄然生长。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顺应季节的变化,在运动、营养、睡眠这三大板块下些功夫,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减少焦虑和压力,以帮助他更好地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