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韩国检方对前总统文在寅之女文多惠展开调查,指控涉嫌受贿,矛头直指已隐居务农的文在寅。尽管他选择远离政坛,韩国特殊的政治生态似乎不容许他安度晚年。
文在寅真的涉及贪腐?为何韩国权力交替总伴随着法律战?
百万小案牵出大政治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在远离首尔喧嚣的乡间小路上弯腰耕作,这便是卸任三年的韩国前总统文在寅的日常,看似平淡无奇的田园生活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调查彻底打破。韩国检方近日以受贿罪名对文在寅及其女儿文多惠展开调查,这位曾执掌青瓦台的政治人物莫名其妙地从农民变回了风暴中心。
细究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李相稷——这位被认为是易斯达航空实际所有人的共同民主党前议员,与文在寅的关系成为调查焦点。2018年,文在寅任命李相稷为中小企业振兴公团理事长,不久后,文多惠前夫便进入了与李相稷相关的航空公司。然而,这种人事安排在韩国政界实属常见,若以此认定文在寅受贿,恐怕韩国半数以上的高官都难逃法网。
青瓦台的诅咒
青瓦台——这座象征韩国最高权力的古朴建筑,宛如一座华丽的囚笼陷阱,等待着下一位走入其中的政治人物。有意思的是,现任总统尹锡悦上任后,不惜打破传统,将总统府从青瓦台搬到了龙山,仿佛这样就能逃脱前任们的噩运。然而,权力的诅咒从不因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消失。
明争暗斗
归园田居
文在寅的田园策略,在政治层面堪称明哲保身之举。他似乎深谙韩国政坛的残酷规则,知道华丽的青瓦台终将变成道德审判的法庭,于是提前选择了最低调的生活方式,希望借此淡化政治色彩,为自己赢得一丝喘息空间。然而,讽刺的是,即便他已经弯腰在田间劳作,政治的阴影仍如附骨之疽,挥之不去。
放在更广阔的历史长河中,文在寅父女案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一个社会政治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韩国从军事独裁走向民主化的历程才不过几十年,民主制度的深化需要时间沉淀,政治文明的养成更需世代积累。或许,随着韩国民主政治的日益成熟,这种极端的政治清算现象终会被更为理性的权力交接方式所取代。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