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俄罗斯兄弟帕维尔·杜罗夫和尼克莱·杜罗夫创立了Telegram,面世以来软件迅速积累了一批忠实用户,但体量一直上不去,Telegram正式爆火还是因为震惊全球的“N号房”事件,自此Telegram一直游离在违法犯罪的边缘。
Telegram一直以其高度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为卖点,提供用户匿名、信息端到端加密、聊天信息定时销毁以及阅后即焚等功能,这些功能使得Telegram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尤为出色。
但也正是由于高度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不少犯罪分子盯上了telegram,纷纷选择在纸飞机上设立“据点”,进行密谋交易, 现在一提到纸飞机人们已经自动联想到黑灰产、看片、暗网等标签。
事件经过2024年8月24日,Telegram创始人在法国被捕,命运的齿轮悄悄开始转动,纸飞机或许会开始缓慢的转型,8月26日Telegram官方对其创始人被抓事件发表了声明,其中一条表示。
Telegram 遵守欧盟法律,包括《数字服务法》——其审核符合行业标准并不断改进
在发表声明之后,9月6日Telegram悄然在“FAQ”板块中删除了“不管理私聊、群聊内容”的描述,而是新增了一条使用规则,大致内容就是Telegram新增了“举报”按钮,只需轻点举报,即可向管理人员标记非法内容。
同时杜罗夫也通过自己的Telegram频道发声,否认了自家平台“无政府主义天堂”的公众形象,仅表示Telegram有时只是无法与国家监管机构,就隐私与安全之间的正确平衡达成一致。
隐私安全保护这也意味着Telegram主打的私密性与安全性,可能要有所动摇,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隐私一旦泄露轻则被骗小钱,重则身败名裂,在生活中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继续来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1、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在生活中不要觉得自己的隐私泄露了无所谓,在网络上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含有自己个人信息的物品也要妥善处理如快递单,一定要将关键信息抹除再丢弃。
2、使用隐私加密通讯工具
在生活中可以使用隐私加密通讯工具如蝙蝠APP、壁虎等来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这类软件采用了端到端加密算法。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保护隐私的功能如预设密信、双向撤回和截屏提醒等,比如双向撤回,开启之后能一键撤回所有聊天记录,包括超过3分钟的所有消息。
3、重视网络安全
不要随意连接陌生WiFi,这类WiFi大部分都是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如果在连接之后还有操作金融账户,输入账号密码等操作,那相关账户已经处于危险之中,资金随时有可能被盗。
Telegram创始人被捕后,电报也发生了悄无声息的改变,这一改变标志着电报在隐私保护方面的妥协,但这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所做出的必要调整,并不意味着隐私安全不重要,如果大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