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再次强闯仁爱礁,中国该考虑的已经不是该不该打的问题了

浅笑一琉璃白 2023-07-07 13:26:54

近日,菲律宾海警船未经中国允许再次强闯仁爱礁,遭到中国海警船霸气拦截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仁爱礁位于我国南海,属于海南省三沙市管辖,不论是在地理上、历史渊源上还是法理上,属于我国固有领土,我国对仁爱礁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菲律宾未经允许强闯仁爱礁的行为,必然会遭到我国的强硬反击。

最近广大的军迷朋友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周边局势紧张多变,台海方向局势不稳,南海方向阴云密布,菲律宾、越南等国趁着台海局势紧张之际,妄图报团搅乱南海,想要趁中国外敌环伺之时火中取栗、博取利益。

随着中国周边局势的愈发紧张,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菲律宾越南等国在中国南海方向只会愈发猖狂,南海局势也会随之愈发紧张。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复杂多变的南海局势,中国该如何应对呢?到底该不该打呢?如果打又该怎么打呢?

笔者认为以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形势来看,中国该考虑的已经不是该不该打的问题了,而是该什么时候打,大打还是小打的问题,理由如下。

一:外部局势逼迫中国不得不做出打的选择

中国内部一片祥和,看似太平无事,但中国周边的局势和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之所以我们还未感受到战争来临的紧迫感,是因为我们的祖国把我们保护得太好了。

中国周边的一些弹丸小国在美国的挑唆之下,已经露出了獠牙,公然站在了中国的对立面,例如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澳大利亚等,公然挑衅中国、诋毁中国,甚至公然插手台湾事务,为台独分裂分子站台。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如北约集团及美国所谓的盟友,更是把中国当成了潜在威胁,与中国大搞经济摩擦。

例如荷兰等国,公然宣布限制光刻机半导体等相关产品的出口,其矛头直指中国,妄图在高精端制造领域打压、遏制中国。

军事方面中国也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威胁,台独分裂分子在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的挑唆下愈发猖狂,台海局势濒临战争边缘,南海在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挑拨之下,摩擦不断、斗争不止,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处于复杂多变的局势之中,外部局势逼迫着中国不得不在隐忍与斗争之间做选择,很显然,中国已经没有了韬光养晦的隐忍空间了,只能被迫做出斗争选项。

二:如何打、怎么打考验着中国的智慧

中国没有了隐忍的时间和空间,所以中国必须要做好整军备战、随时能战的准备,这是外部局势逼着中国做出来的抉择,除了斗争,中国别无选择。

不论是台海还是南海,中国需要考虑已经不是该不该打的问题了,而是该如何打?怎么打?大打还是小打的问题了。

打的主动权在我们手中,南海也好、台海也罢,中国所面对的是非法闯入的侵略者,中国站在了法理的正义面,站在了舆论的制高点,中国是正义的一方,只要中国愿意,随时可以对侵略者迎头痛击,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也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意志。

中国的忍耐是有限的,中国已经不是100多年前任人欺凌的晚清时期,无底线的挑衅中国,必将遭到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雷霆反击。

中国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两个,一旦局势失控,是把规模控制在小范围之内?还是直捣黄龙拉着始作俑者打一场全面战争。

这背后的利害得失非常考验中国的智慧,也关乎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可以预见,一旦全面战争爆发,必将点燃世界大战的火药桶,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哪怕是美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无法承担这样的后果。

中国人热爱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如果战争避无可避,14亿中国人必将团结一心保家卫国,共御来犯之敌。

2 阅读:1433
评论列表
  • 2023-07-08 08:40

    不打则已,打,先撤侨,一动手就必须收复所有的被菲侵犯的岛礁,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后续事态发展了,先要考虑布雷封锁所有主要港口,打掉主要军舰,最终不得已考虑封锁领空。

  • 2023-07-07 18:10

    把那个破船拖走就行了

  • 2023-07-08 12:30

    真的很不要脸,太平洋上无人驻扎岛礁也有,怎么不去抢去。跟小国在主权问题讨价还价,就是问题。

    坟头与鬼共舞 回复:
    你要脸?你把你家的存款全部免费送给别人?你把你家的所有财产免费送给别人,还笑眯眯的要别人笑纳,否则就是不给你的面子?别人抢你的老婆,你也会在旁边开开心心的祝他们玩的开心,天热了给他们开空调,他们口渴了你去端茶倒水?他们玩累了你去帮他们按摩?
  • 2023-07-08 10:36

    必须收回所有失去的土地

  • 2023-07-08 10:35

    中国必须坚硬挺拔硬挺坚举挺举硬气!!!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 2023-07-08 10:40

    杀鸡

  • 2023-07-07 18:10

  • 2023-07-09 09:28

    打,还是不打?[哭哭]

浅笑一琉璃白

简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