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伟强,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家里兄弟三人,我两个哥哥先后都在部队当过兵,我高中毕业后,和两个哥哥一样也选择了当兵。
1973年,当时还没有恢复高考,不过可以推荐上大学,但是对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我来说,想要获得推荐上大学的机会十分渺茫,1973年高中毕业后,我和两个哥哥一样选择了当年。
当我向父母说出我当兵的想法后,父母也非常支持我,1973年冬季征兵开始后,我就找民兵营长报了名,在农村大家当兵的积极性很高,我当兵那年,光我们大队报名参军的就有八十多人,但是因为名额有限,竞争也十分激烈。
其实我上初中的时候,就有了当兵的想法,那时候因为年龄小,不符合当兵要求,但是我还是提前做了准备,每天都跑步锻炼,我坚持了五年,从来没有间断过,就连接兵首长都夸我身体素质好,是当兵的好苗子。
我体检通过后,接兵首长(刘连长)来我家家访,当时我两个哥哥都还没有退伍,接兵首长得知我兄弟三人都选择了当兵,大加赞赏,得知我是高中毕业后,对我也给予了鼓励和肯定,那时候,部队高学历的战士比较稀缺,高中毕业已经算是高学历。
我一走家里就剩下我父母两人了,我父母虽然在农村种了一辈子地,但是,对我们兄弟三人的教育却很重视,我两个哥哥都是初中毕业,小时候家里穷,需要经常到邻居家借粮,才能维持生计,自从我两个哥哥当兵后,家里日子才稍微好了一些。
看到接兵首长穿着“四个兜”的军装,我在心里下定决心,将来我也要穿上“四个兜”的军装,1973年底,我乘坐绿皮火车来到了部队,入伍后我才知道,想要穿上“四个兜”的军装是多么不容易。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这批入伍的新兵里,有一个战友饭量特别大,一顿竟然吃了五碗大米饭,我们这批新兵,都是来自农村,加上平时训练强度大,大家饭量都挺好,我一顿也能吃两碗大米饭。
三个月新兵训练结束下连队,因为我是高中学历,而且军事素质在新兵中也是名列前茅,一连刘连长,点名要我去他的连队,刘连长在接兵时就看好我,于是我跟着刘连长去了他所在的一连,我到一连不久,一连老文书就退伍了,我被直接任命成了一连新文书,我激动的一晚上没睡着。
入伍后第一次发津贴,当时我一个月的津贴是六元,我一共发了两个月的津贴,我颤抖着从老兵班长手里接过十二元津贴,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见到这么一大笔“巨款”,我领到津贴第一时间,给家里寄了回去。
我在连长当文书的日子里,工作上尽心尽责,从来没有丝毫懈怠,我和连长指导员,在工作上配合也十分默契,我们关系相处也很好,因此我工作也非常顺利,就这样,自从1974年3月我被任命为一连文书后,我在文书的岗位上一直干到1978年10月底。
我在当文书期间,连长和指导员对我很器重,只要有机会,连长就会安排我到基层锻炼,到1978年12月份,我入伍已经5年时间了,此时的我已经是连里重点培养对象,首要提干人选,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就当我满怀期待,努力工作为提干做准备时,连长单独把我叫到办公室,我以为连长有好消息要告诉我,却被告知上级下发了不能直接从战士中提干的命令,得知这个消息,我心里五味杂陈,一时难以接受,连长安慰我,让我想开点,以后还会有机会。
我从连长办公室出来,一个人到操场上跑了几圈,我心里有了退伍的想法,想当初刚入伍的时候,我想着一定要穿上“四个兜”的军装,却没能实现,心里难免有些失落,我把心里的想法告诉连长后,连长和指导员都给我做思想工作,他们都希望我留下来,最后经过深思熟虑,我还是听从了连长和指导员的建议,没想到这个决定,却改变了我的一生。
1979年2月,部队扩编,我提了干,留在了部队,1981年我回家探亲,家里给我介绍了一个农村姑娘,我们结了婚,我提干先后担任了新兵连排长、连长、一直到副团,1996年我担任副团已经三年时间了,加上我父母年纪大了,这些年一直都是两个哥哥在照顾父母,我陪伴父母的时间很少,心里觉得亏欠父母,我有了转业的想法,年底的时候,我转业回到了老家,分到了公安局工作一直到我退休。
如今我已退休好几年了,晚年生活过得很幸福,当年要不是连长和指导员极力挽留,可能我也不会有现在的生活,我心里始终没有忘记这份恩情,回首往事,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在部队生活的那段时光,我一直觉得我很幸运,在我人生的转折点都有幸遇到了贵人。
七十年代当兵服兵役不是四年吗?那有当兵五年不退伍,第五年才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