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一个国家面积占南美大陆将近一半的地方,不仅有全球闻名的亚马逊雨林,还有贝利、罗纳尔多这样的足球传奇。这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拥有全球五分之一的木材储量,淡水资源更是人均达到中国的十四倍。
然而,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度在工业化方面的表现却颇具戏剧性——说起造车吧,巴西有福特、大众这样的老牌车企,但汽车产业却逐年下滑,连福特都准备关厂走人;
反倒是航空产业,巴西人竟然能造出满世界翱翔的支线客机,成为波音、空客之外全球支线飞机的老三。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背后到底有何玄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挖挖”这个“魔幻”的工业成就,看看巴西到底是怎么在“地上跌倒”,却能在“天上”飞得高高的。
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巴西的自然资源确实可以说得上是“阔绰”,其木材储量占全球的五分之一,亚马逊河的水量也是长江的八倍,但这似乎并没有给巴西带来稳固的工业基础。
独立之初,巴西主要依靠农业和矿产资源出口谋生,经济一直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巴西才开始尝试工业化。然而,这个过程却是艰难且曲折的。
举个例子来说,福特汽车在1919年就在巴西设厂,生产早期最经典的T型车和TT型卡车,这些车当时通过进口的方式进入巴西市场,成为巴西人最熟悉的车型。
然而,从1919年到1956年,几十年过去了,巴西国内的汽车产业依然只能依靠进口零部件组装,无法完整制造出一辆汽车。直到1956年,巴西政府制定了《汽车工业逐步实现民族化计划》,才开始推动本国的零部件生产,并逐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但即便如此,巴西的汽车产业依然掌握在外资手里,缺乏技术积累和自主品牌的发展空间。
进入21世纪后,巴西的汽车产业虽然在2008年曾突破300万辆年产量,但从2013年开始,巴西的汽车产量持续下滑,到2020年,产量甚至跌回20年前的水平,仅为201.4万辆。福特在巴西的工厂也宣布关闭,几千名员工面临下岗的命运。
巴西汽车工业的低迷,既有外资主导、本土企业缺乏技术积累的原因,也有政策上对本土企业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尽管政府对在巴西设厂的外资车企给予了高达30%的税收减免,但这种政策并没有真正促进本土汽车产业的发展,反而让外资车企牢牢把控了整个产业链。
而自主品牌的发展则举步维艰,市场份额被通用、大众、菲亚特等外资品牌占据,甚至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航空产业的“奇迹”崛起与汽车产业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西的航空产业。巴西的航空产业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由私人部门推动,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发展并不顺利。
然而,巴西政府在二战期间看到了航空业在军事中的重要性,便成立了航空部,并创建了航空科研教育机构CTA,还在1953年成立了联邦航空技术中心IPD,专注于航空技术的研发和教育。通过这些举措,巴西航空业逐步积累了技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1969年,巴西政府主导成立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巴航工业),这标志着巴西航空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政府不仅在资金、税收上给予巴航工业大力支持,还将大量的军工订单交给巴航工业,确保了其稳定的市场和资金来源。通过这些政策支持,巴航工业逐渐成长为全球支线客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进入20世纪70年代,巴航工业确立了出口导向型战略,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生产飞机,逐步扩大了国际市场。1973年,巴航工业推出了“先锋”型飞机,这款飞机在巴西和国际市场上大获成功,成为巴航工业进入国际民用飞机市场的试金石。
虽然巴西航空业也曾在80年代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但巴航工业通过私有化改革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私有化后的巴航工业更加注重市场化,成功开发了ERJ-145系列支线飞机,并在90年代末期风靡全球。
通过错位竞争,巴航工业避开了波音和空客的直接竞争,专注于120座级以下的支线客机市场,最终在这个市场占据了45%的份额。
从巴西的汽车产业和航空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两者在政策支持、技术积累和市场定位上的巨大差异。
首先,在政策支持上,巴西政府对航空产业的支持远远超过了汽车产业。航空产业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二战期间,政府通过成立航空部和科研机构,为航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汽车产业则更多依赖外资,政府在政策上虽然给予了税收减免等优惠,但这些政策更多是为了吸引外资,而非真正扶持本土企业的发展。
其次,在技术积累方面,巴西的航空产业通过政府主导的科研机构和国际合作,逐步积累了技术,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而汽车产业则长期依赖外资技术,缺乏自主研发的能力,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最后,在市场定位上,巴航工业通过错位竞争,专注于支线客机市场,避开了与波音、空客的直接竞争,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巴西的汽车产业则没有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一直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从巴西的产业发展中得到的启示巴西汽车与航空产业的对比,给了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首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初期阶段,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至关重要。
巴西航空业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在科研、资金和市场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而汽车产业的发展则因为过度依赖外资,缺乏自主技术和品牌,最终陷入困境。
其次,错位竞争是中小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找到生存空间的重要策略。巴航工业通过专注于支线客机市场,避开了与行业巨头的正面竞争,最终在这个细分市场中取得了成功。
而汽车产业则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最终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
最后,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是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巴西航空业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而汽车产业则因为缺乏自主技术,最终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了优势。
结语巴西的工业发展历程可谓充满了“魔幻”色彩。一方面,汽车产业在外资的控制下逐渐走向低迷,福特等老牌车企相继关闭在巴西的工厂;另一方面,航空产业却在政府的支持和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成为全球支线客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