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嵩崛起:先定一个小目标

媛姐爱历史啊 2025-03-22 17:00:46

第一百一十一章 《 秦 汉 史 》

历史其实很搞笑!今天的文章将带你轻松涨知识。如果觉得我这个历史小编有趣,别忘了点赞点关注哦,咱们一起探讨那些“古人”的奇葩事!快来围观吧![比心]

在汉灵帝的统治下,东汉朝堂可谓是风云变幻,内忧外患如影随形。为了缓解日益紧张的财政状况,他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卖官。这一招,真可谓是“卖官不卖心”,直接把官场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拍卖会”。

公元187年,曹嵩这位“官二代”出手阔绰,竟然花费了一个亿,成功“竞拍”到了东汉太尉的官职。没错,这位曹嵩正是后来名震三国的曹操的老爹。用现代的话来说,曹嵩无疑是“官二代”的典范,身为太尉的儿子,简直是个“官二代中的官二代”。不过,想要这个官职可不是简单的事,得花费一个小目标——一个亿,才能“入主”太尉之位。

那么,东汉的官职真能用钱买到吗?答案是肯定的。要说这背后的选官制度,那可就得追溯到汉光武帝时期的察举制。这个制度让有名望的士人推荐人才,而曹嵩也算是个“准官二代”。他的养父曹腾可不是个简单的角色,宦官出身,凭借着在宫中的多年打拼,最终成为权势滔天的宦官,官位在诸侯之上,三公之下。曹嵩的“官路”可以说是铺得相当顺畅,继承了养父的爵位,起步就当上了司隶校尉,相当于现代的“北京市长”。

随着桓帝的去世,灵帝登基,东汉的官场又多了一个“新玩法”——赎买官职。各个官职都有明码标价,像《资治通鉴》上就记载了,二千石的官职要花二千万,四百石的则是四百万。灵帝更是直接强迫百官交钱,尤其是在官员升迁时,必须缴纳所谓的“助治宫室钱”。这位灵帝真是“聪明绝顶”,竟然推出了“信用支付”,让百官先上任再付钱,当然,手续费可不低,几乎和官职的标价相当。

灵帝对此毫不感到羞愧,甚至觉得有时候卖得还便宜。比如名士崔烈,竟然花了五百万买了司徒这个官职,灵帝还对身边的人说:“这个官可以卖一千万啊!”程夫人则在旁边冷静地提醒他:“崔烈可是冀州名士,怎么可能轻易买官,还是看在我的份上才出的五百万,你还不知足?”曹嵩花一个亿买太尉,这个数字可让灵帝心满意足。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直因劝谏灵帝卖官鬻爵未果,最终选择了服毒自杀,真是“劝谏无门,悲切自裁”。

那么,灵帝真的缺钱吗?这就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分析了。一方面,灵帝自小出身并非帝王之家,经历过一段艰苦岁月,或许是“穷怕了”,所以才如此贪婪敛财。另一方面,灵帝的花销确实不小。他在位期间,汉羌战争不断,内乱四起,诸如黄巾之乱等事件层出不穷。可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他那“荒淫无度”的生活方式。他兴建了无数豪华苑囿,甚至修建了千间的裸游馆,真是“享乐无度”。

总的来说,灵帝是东汉最后一个拥有实权的皇帝,而他在位期间的种种荒诞行为,直接加速了东汉的灭亡。而曹嵩和他的儿子曹操,正是在这场权力游戏中,捞到了不小的好处。

最终,东汉的中央统治力愈发削弱,宦官、地方军阀和世家大族的势力逐渐主导了这个朝代的命运。东汉王朝的悲剧,或许就源于这场“官场拍卖会”的开场。

今天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分享与倾听!愿您在字里行间找到灵感,期待下次再见![玫瑰][玫瑰][玫瑰]

​​​​​​​​​​​​​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