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内地出现了一批依靠电影电视作品走红的演员。
那个年代的女星,并不是如今刻板审美下的“标准美人”,她们也许没有十分无瑕的五官,也没有纤细苗条的身材,甚至脸白皙如雪的肌肤都很少见。
而原汁原味的天然样貌,却赋予了她们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个人风采与极高辨识度。不但被许多杂志、挂历印作封面女郎,因为靓丽的倩影和动人的身姿,她们还成为了无数父辈们迷恋的梦中情人。
1、刘晓庆1952年,刘晓庆出生于重庆市涪陵区,21岁那年被八一电影制片厂选中,初触荧屏就是电影《南海长城》里的主角甜女。
1980年,悬疑动作电影《神秘的大佛》公映,刘晓庆留着小卷发,身穿蓝色修身旗袍,外罩一件白色小披肩,一手打着油纸伞,一手拿着书卷的样子可太具淑女范儿了。
与同时代的其他女星相比,刘晓庆的长相并不算是顶尖水平,但她通身散发出来的强大气场绝对是顶级的,一举一动都有着超乎常人的自信与坦荡。
李翰祥导演也是看中了刘晓庆身上这种傲人的特质,选中其为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一代妖后》三部影片的女主角慈禧太后。
刘晓庆也不负期待,从青涩少女演到霸气太后,将慈禧复杂多变的一生都做了很好的诠释。
1986年,谢晋导演的剧情电影《芙蓉镇》开拍,刘晓庆与姜文合作出演镇上卖米豆腐的小摊贩胡玉音。
能得到大导演的另眼相看,刘晓庆自然也牢牢把握。为了演好胡玉音这个人物,她深入湘西体验生活,混在当地人群中品尝米豆腐,并且观察揣磨摊主舀豆腐的动作,再通过游刃有余的表演进行生活化地表现,最终才有了活灵活现的“豆腐西施”。
刘晓庆也凭借在电影《芙蓉镇》中饰演的胡玉音这一角色,分别收获了第十届百花奖、第七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奖项。
2、朱琳在那个时代,曾流行过一句话“南龚雪,北朱琳”,龚雪是江南水乡的秀婉美人,朱琳则是北方大地的俏丽佳人。
1952年,朱琳出生于北京市,她自幼便表现出了对艺术的喜爱,学过体操舞蹈,也在卫生研究所工作过。
十八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朱琳穿白大褂的样子被导演张其昌看中,邀其在剧情电影《叛国者》中出演了医疗助理沈虹。由于这个契机,朱琳的演艺之路开启。
1982年朱琳30岁,有幸在峨嵋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影片《梨园传奇》中饰演女主角花想容。
梳着长长的麻花辫,头上系着红绳,额前一小把薄刘海,花想容低头含羞带怯的娇艳模样,一下走进了观众的内心。
两年后的《二十年后再相会》,朱琳一头齐肩短发利落干练,凭借知性的外表和娴熟的演技,让有魄力、有远见的造船女工程师跃然于屏。
真正让朱琳大红大紫的,还属86版《西游记》里雍容华贵的西凉女儿国国王一角。
成熟而温婉,入情而止礼,朱琳用她大方优雅的一颦一笑,轻柔温情的言谈举止,把敢于表达内心所爱,不是小女儿而是大女人的一国之君完美刻画。
如今的演艺圈,已经很少见到像朱琳这般有气质有涵养的古典美人了,她国色天香的女儿国国王形象感染了一代人,也影响了一代人的认知,成为了经典里的永恒。
3、龚雪1953年,龚雪出生于魅力之都上海,因为出生时窗外在下雪,也因为雪有美好、纯洁之意,所以母亲便给她取名为“雪”。
正像母亲所希冀的那样,长大成人后的龚雪,出落得眉清目秀,清纯似雪。
凭借姣好的面容以及对电影艺术的热爱,自1973年开始,龚雪便陆陆续续有了演戏的经历。
1979年经影片《灯》摄制组的推荐,龚雪成功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祭红》中担任女主角,并一人分饰了程莹童母女两个角色。
进入八十年代后,由于外形上的优势及对演戏认真严谨的态度,龚雪的演艺之路势如破竹。
1980年她搭档郭凯敏主演喜剧影片《好事多磨》,1981年被导演叶明选中出演红色谍战片《七月流火》,1982年主演现代励志片《石榴花》。
有了作品和名气后,龚雪也成为了各大杂志封面以及报刊挂历上的常客,她的照片也在手手相传间走进了千家万户。
1983年白沉导演的剧情片《大桥下面》,更是让龚雪的演艺事业迎来高光时刻。
外表文静内敛,实则坚强向上的单身妈妈秦楠,不仅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也让女主角龚雪一举成为金鸡百花双影后的获得者。
看到龚雪的第一眼,便有股清新灵动的气息扑面而来,不是多么明艳四射,也不是多么性感撩人,龚雪带给观众的是君子般“人淡如菊,气若幽兰”的高洁淡雅,也是如清茶般“淡而悠远,清袅甘甜”的历久弥香。
4、潘虹1954年11月,潘虹出生于上海市。19岁那年,还在崇明岛插队的潘虹,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但她对表演有着极高的天赋。
也许天生就是吃演员这碗饭的,靠着深邃传神的眼神及出类拔萃的表现,潘虹让上海戏剧学院前来招生的老师眼前一亮,并成功录取在了表演系。
1976年,毕业之后的潘虹迎来了自己的荧幕首秀,在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奴隶的女儿》中出演女主角海来乌呷。
那时的潘虹只有22岁,五官立体,眉目清秀,她用一双略带忧郁的大眼和一身倔强不屈的坚韧,把不甘做奴隶的乌呷演得入木三分。
之后的几年时间,潘虹又相继主演了影片《苦恼人的笑》《透过云层的霞光》《漩涡里的歌》。
直到198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杜十娘》上映,潘虹也终于迎来了演绎生涯的转折,她饰演的杜十娘色艺双绝,性情刚烈,影片结尾处“怒沉百宝箱”那场戏,她张弛有度,丝丝入扣的表演,将人物内心失望、忧愁、痛苦等多重情感表现到位。
80年代后期,随着《人到中年》《火龙》《寒夜》《末代皇后》《井》等影片的陆续上映,潘虹把小百花奖、金鸡奖等各种奖项拿到手软,越发红透半边天。
潘虹演戏不娇柔不做作,她身上流露出的贵族气质和文化涵养,为其平添了份清冷孤傲的韵味,加之她在表演感情戏时情感充沛、爆发力强,为影坛留下了无数血肉饱满的优秀角色。
5、吴海燕和潘虹一样,吴海燕也1954年年尾出生,她5岁开始学习京剧,本是京剧舞台上文武双全的刀马旦。
机缘巧合之下,吴海燕接触到电影艺术,对于表演她是半路出家,但凭着激昂的热情与不拔的毅力,姿容秀丽的吴海燕成为了上海电影厂的"一枝花",盛开在了无数影迷心中。
1975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吴海燕主演的影片《海霞》上线,那个率真自然接地气,斗志昂扬的成年海霞深深映在了观众脑海。
《海霞》公映后吴海燕名声大噪,因其表演风格自然淳朴,外表又靓丽拔群,1978年,吴海燕被调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影视演员。
来到上影厂后,受到汤化达导演的邀请,吴海燕在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中演绎了吃苦耐劳、朴实无华的农村姑娘杨英。
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就像1980年《白莲花》里女英雄白莲花一样,天生丽质的吴海燕,虽然模样看起来清秀婉约,但骨子里散发出的飒爽英姿,却在无形间与女中豪杰的形象有了契合。
无论是前期穿马靴、留长辫,骑马打枪的女匪首,还是后期留短发,穿军装,戴军帽的工农红军战士,粗犷明媚还不失侠气,吴海燕将白莲花的每一种状态都呈现得细致入微,引人共鸣。
6、殷亭如殷亭如人如其名,亭亭玉立,如花似玉,1955年出生的她也是位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孩。
一张白皙水嫩的脸蛋,一头柔顺飘逸的长发,还有那蕴含着柔和与坚韧的高雅气质,都使得殷亭如在纷繁复杂的娱乐圈独树一帜。
1981年,26岁的殷亭如被导演滕文骥看中,在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苏醒》中饰演小配角田松。
有了第一次的演戏探路,也让殷亭如与导演滕文骥结缘。
随后的几年,她先后在滕文骥执导的影片《都市里的村庄》、《锅碗瓢盆交响曲》中被选为女主角,塑造出了勤劳善良的电焊工丁小亚,以及坚强刚毅的服务员刘俊英等纯真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
1985年电影《乡思》里的殷亭如,是位被丈夫抛弃,在田间劳作的乡村妇女,尽管影片里的殷亭如素面朝天,也掩盖不住清丽之姿。
殷亭如一生所拍的电影数量并不多,但其清秀脱俗的脸庞、淡然自若的气质,依旧备受广大影迷追捧,也成了不少挂历上难得的一抹亮色。
7、陈烨陈烨于1955年左右出生,同样来自上海,但与龚雪、殷亭如的秀气不同,她的长相明艳中裹挟着英气,端严中还透着冷峻,而笑起来时脸颊上浅浅的酒窝,却为她增添了别样的甜美。
第一次见到陈烨,是电影《丹凤朝阳》中的卢文凤,在画展室内周莲问完那句“你学画已经很久了吗?”,回过头来的陈烨,就算穿了一身朴素的青蓝色旗袍,围了条淡雅的米色丝巾,可那面若桃瓣、艳若桃李的容貌依旧光彩照人。
五官端正且无可挑剔,气质娴雅且雍容华贵。1983年,陈烨受到李翰祥导演的青睐,选中其出演清宫电影《火烧圆明园》与《垂帘听政》中贤惠宽厚、沉稳内敛的慈安太后。
当奢华明朗的清宫装扮遇上大气端庄的美人,那势必是锦上添花,美上加美,而条靓盘顺的陈烨把硕大华丽的大拉翅旗头与繁花似锦的旗装穿得明媚耀眼,熠熠生辉。
1986年,追随着“出国热”的潮流,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陈烨也自费去美国留学,在赫斯顿大学戏剧系进修表演专业。
1988年李翰祥“清宫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一代妖后》开拍,留学美国的陈烨回到国内再次饰演慈安太后,与之前相比,这时的陈烨经过了五六年的沉淀,仪态和气质上都更加持重端庄,尽显母仪天下之风。
8、姜黎黎1954年,姜黎黎出生于辽宁沈阳,从小便对舞蹈艺术有着极大爱好的她,21岁时,在长春电影制片厂面对社会招聘时,以秀美的容貌与生动的表演得到录取,成为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一名演员。
1976年,姜黎黎通过高天红执导的影片《雁鸣湖畔》,走上银幕。
而1980年的一部《红牡丹》,更是让姜黎黎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
为了给去世的母亲换口棺材钱,孤苦无依的王莲卖身到了马戏团,经过不懈努力与刻苦练习,终出落成一位色艺双全的马戏红角——红牡丹。
在不断地跟头翻转间,当小王莲变成了成年王莲后,姜黎黎对着镜头回眸一笑,扎着单边麻花辫,穿着红色印花上衣的姜黎黎,如和煦的暖阳,似轻柔的春风,瞬间撩拨起了银幕前观众的心。
1982年长影厂出品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上映,姜黎黎是爱打扮赶时髦的女青年叶芳。
波浪卷发扎起来的双马尾蓬松饱满,再加一双微微蹙起的忧郁眉眼,愈发衬得她脸型秀气,我见犹怜。
9、张瑜张瑜1957年生于上海,16岁从初中毕业后便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开始了演员生涯。
五官小巧玲珑,身材窈窕多姿,张瑜是个特别有灵气的女演员。1980年,在上影厂出品的电影《庐山恋》中,她是自小在国外长大,对祖国有赤子之心的洋气少女周筠。
其实出演周筠之前,张瑜并没有出过国,但她对表演却有着极高的领悟力,凭借多年演戏经验与对人物的仔细揣摩,张瑜将那个国外归来、落落大方的时髦女郎诠释得栩栩如生且毫无违和感。
凭借周筠一角,也让张瑜收获了第一届金鸡奖与第四届百花奖的“双料影后”,一时风头无两。
同年,张瑜还有一部影片放映,同样是上影厂出品的剧情片《巴山夜雨》,清纯秀气的张瑜是受极左思想毒害,后毅然觉醒的女青年刘文英。
之后几年上映的《知音》《小街》《清水湾,淡水湾》《雷雨》等多部影片,不但让张瑜的演绎事业更上层楼,也使她本人成为了红极一时的一线女星。
10、赵静比姜黎黎小三岁,赵静也是来自辽宁的东北大妞,她脸盘端正漂亮,身材高挑匀称,是个十足十的大美人。
十六岁那年,赵静经老师推荐考进了河南省曲艺团,开始学习大调曲子与河南坠子,还兼演出的报幕员,至此她踏进了艺术的大门。
因为有过《新风歌》《冰山雪莲》《海之恋》等影片拍摄的经历,1980年,赵静被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电影演员。
也是从这里开始,赵静在张瑞芳老师的教导下,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并迎来了表演艺术的高峰期。
1982年,上影厂出品的古装爱情电影《笔中情》上映,脸盘圆润饱满、气质典雅温婉的赵静扮演绝代佳人齐文娟。
也就是赵静这样珠圆玉润的古韵美人,才能撑得起造型师为大家闺秀齐文娟设计的高耸发髻与华贵珠钗。
行则如杨柳春风,静则如娇花照水,影片中的赵静,一举手一投足都释放出古典文化浸润出的优雅气息,知书达理,恬静清雅的她,仿佛古画中走出来的美人。
时隔两年上映的《街上流行红裙子》,那个在公园穿着鲜艳红裙把各式各样花裙“斩”得落花流水的纺织厂女工陶星儿,美丽、自信、大方、时尚,处处都彰显出爱美女孩的青春与活力。
以上10位80年代常常出现在杂志、挂历等封面上的女神,她们拥有天然雕刻的美貌,楚楚动人,各有特色,没有一个撞脸重样的。
没有整过的脸即使有瑕疵看着也顺眼,整过的即使再标致即使完全看不出痕迹看着也别扭
不完美却美得自然美得有特色[点赞]这是整容脸无法比 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