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曾推出一部名为《鲨滩》的电影,凭借紧张刺激的剧情和出色的制作,评分达到7.2分,内地票房突破1.01亿,成为当年恐怖片的佼佼者。
全球票房更是冲破1.2亿美元,而制作成本仅为1300万美元,堪称小成本电影的典范。
2016年好莱坞版的《鲨滩》之所以备受欢迎就在于紧张感。
电影中女主为了纪念母亲,在特殊的日子来到了母亲曾经最爱的沙滩进行一场冲浪运动,没想到遇到了鲨鱼攻击。
女主必须寻找一切办法逃生,这种面对死亡的紧张窒息贯穿全片,哪怕电影大部分时间都是女主和鲨鱼的戏份,观众也不会感到沉闷。
《大奉打更人》中由陈小纭饰演慕南栀,她是花神转世,也是大奉镇北王妃,被誉为大奉第一美人。
她外貌出众,气质高贵优雅,常穿着精致华丽的服饰,举手投足间尽显慵懒又矜贵的气质,对凡人满是不屑,但也有着自己的骄傲和坚持。
中国版《鲨滩》的出现,本应是借势而起,却没想到成了翻拍的反面教材。
这部《鲨滩》就是陈小纭的网大首秀,本以为明星拍网大算是降维打击,可惜陈小纭是完全支撑不了《鲨滩》这种独角戏。
中国版《鲨滩》的失败,首先在于剧情的改编。电影几乎沦为陈小纭的独角戏,全片70分钟,有60分钟都是她独自演出。
这种设定对演员的演技要求极高,而陈小纭显然未能撑起这部电影。
原本好莱坞版《鲨滩》的成功之处在于紧张感的营造:女主在纪念母亲的沙滩上遭遇鲨鱼攻击,观众的心始终悬在半空。
然而,中国版却将故事改编为科幻题材:女主成了一个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叫神启的东西,类似于《流浪地球2》的数字生命,可以让残疾人在里面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一种类似数字生命的装置,试图让残疾人自由生活。
但导演似乎并未想清楚这与AR游戏的区别,只是反复强调“这不是游戏”。这种设定不仅让观众感到困惑,也让电影失去了原有的紧张感。
不过这套装置一直没有进行真人实验。而女主因为去沙滩采样失去了双腿,对于神启更加执着,还成为心病。
由于迟迟没有收益,神启面临收购的危险,于是女主瞒着所有人自己进入了神启空间,没想到神启和女主的思维融合变成了AI。
女主困在了神启空间的一片沙滩上,里面女主只有一个滑板,有一条鲨鱼虎视眈眈,她必须游到不远处的游艇下寻求生机。
整部电影就是重复。开场整整25分钟,就是陈小纭不断的被鲨鱼吃掉然后重生,每一次重生都是一样的桥段。
唯一不同的就是导演给了陈小纭各种各样的特写角度。
很明显导演以为观众不在乎剧情是什么,就是来看陈小纭的火辣身材的,可陈小纭再好看也不能水25分钟的时长吧。
这种强行“卖肉”的行为,显然低估了观众的审美。观众走进影院,是为了看精彩的剧情,而不是单纯的“身材秀”。
『小编就是冲着身材秀,看的。要不真看不下去。』
女主的男友在现实中试图营救,但剧情漏洞百出。比如,女主因连接装置体温达到42度,这种违背常识的设定让人哭笑不得。
反正男主在现实一通忙活,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就往神启空间送了一辆加特林舰艇,可女主用加特林杀完鲨鱼才发现。
真正困住自己的不是鲨鱼是心魔,她一直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双腿。
最后女主心甘情愿被鲨鱼吃掉反而回到了现实,导演你在拍什么!开场女主已经被鲨鱼吃掉好多次了!怎么就没有回到现实?难道鲨鱼还知道女主是不是心甘情愿的?
最终,女主在神启空间中被鲨鱼“吃掉”,却意外回到现实。这种结局不仅逻辑混乱,还让观众感到莫名其妙。
作为一个科学家,陈小纭无论做什么要穿低胸衣和热裤,哪里有一点点做科研的样子!
完全就是擦边卖肉!导演指望观众因为女演员的身材买单,只能感慨《鲨滩》的剧组对观众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这样的片亏得再惨也不冤。
中国版《鲨滩》的失败,让我们看到了翻拍的陷阱: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搬原作的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创新和观众的需求,最终只会沦为市场的笑柄。
希望未来的翻拍作品能够吸取教训,真正理解翻拍的精髓,而不是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