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晚年从不关家门,儿子:东西快被偷光了,郭子仪:保命要紧

李思雨漫呀 2025-02-08 09:35:09

郭子仪的不关家门的行为可谓是独树一帜,要在晚年大开府邸大门,实在令人生疑。然而,当时的他正面临着复杂而危险的政治局面,这一举动像是一场豪赌,但最终却让他保全了家族的富贵与安宁。

大唐盛世即将到来的盛衰迹象,侍在郭子仪身边的人无不感到震惊和疑惑。不久后,唐朝稳定下来了,郭子仪的非凡智慧也得以体现。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做法让朝臣们对他的权力不产生过多猜忌。

郭子仪做官经历了安史之乱、平定内外诸多叛军,他的军事才能无疑是当时数一数二的。然而,军事才能之外,他还能靠智慧保全自身和家族,实际证明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将领,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自幼郭子仪出生在一个仕宦家庭,早年读书学习、习兵法策论,家里殷实。但是,家道中落后他不得已走上武举之路。曾因得罪权贵被迫离开长安到边疆任职。在边疆他留存了自己的实力,等待机会的来临。

安史之乱的爆发给了郭子仪一个立功的机会,当时的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斩杀叛将周万顷,收复多城,成为朝中的重要战将。在其后的多次战争中,他屡次立下不世之功,成为唐皇极为器重的人物。

内战结束后,一波接一波的外敌入侵大时局危急,郭子仪再次被朝廷启用。面临险境他迅速整顿溃败的部队,在誓师大会上发出动员令,带领众将士抗击敌军。对手闻风丧胆,最终郭子仪获胜并持续进攻,将敌人逼回边境。

多次重大战争的胜利,让郭子仪成为了唐朝无与伦比的名将。然而,屡次的战功让他持有的军权巨大,这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皇朝政治中是极为危险的。他深谙此道,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地位和处世环境。

一次,郭子仪依旧将府邸大门大敞开,甚至府中几乎没有护卫。这一做法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极为罕见,因而引发了许多讨论。家中知情者不理解,直至他的儿子也看不下去,质问郭子仪为何冒如此大险。然而,郭子仪的行为体现出了他对权力游戏的极汲深理解。他不仅打消了皇帝和同僚的疑虑,还通过公开透明的态度让流言蜚语无法立足。

郭子仪晚年的日子构建了一个异于常人的处事哲学。他的大智慧体现在能放能收,时刻为家族的安危打算。这种绝佳的政治智慧使郭子仪不仅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在复杂的朝堂上也能游刃有余。

他将军队或者府邸都做的公开透明,甚至在公众视野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形象,以此减少猜忌,从而保护自己的家族。郭子仪的家族经历了多次风波,但他运用自己的智慧逐步化险为夷,将家庭利益最大化。

郭子仪的一生,做出了无数令人瞩目的军事成就,但他高超的智慧同样值得称道。晚年他被免除一切军职,封为太尉兼中书令,可以在家中安享晚年。公元781年,他在京都病逝,享年85岁,郭子仪得以善终,家族也得以延续鼎盛,这与他的智慧和处事哲学是分不开的。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