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政府用100亿美金“钓鱼”,富士康果断离开,印度骗局被戳穿

清峭日暮 2023-07-19 15:11:54

近期,电子代工企业巨无霸富士康表示,退出与印度韦丹塔公司成立的集成电路合资企业。外电报道说,印度在去年用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招揽的三家与集成电路有关企业的建厂申请,目前都出了问题。除了富士康,其他两家建厂计划也在搁置当中。

印度希望能够加入国际集成电路产业的供应链,想最终拥有独立自主的集成电路产业,这在动机上是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印度毕竟是一个领土大国、人口大国、如今也是经济大国,在海外的印度人在科学界的影响和地位都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莫迪政府希望能够在高科技产业上有所建树,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和其他所有的高技术产业一样,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建立,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要想做到这一点,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条是有先进国家愿意对印度进行大规模的、系统化的产业技术传授帮带,另一条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第一条道路当然会容易一些,第二条道路更加漫长而艰苦。但现实是无情的,第一条道路基本上走不通。

和中低端产业不同的是,集成电路属于当今人类制造业中最为高端、利润也最为丰厚的一个门类,发达国家之间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美国正在设法利用自己的霸权地位,尽量把集成电路供应链的环节通通收归到美国本土,建立技术上的壁垒,形成产业上的垄断,一时收不回美国本土的。

比如荷兰的光刻机产业、日本的配套产业和中国台湾的制造环节,那就要强行进行严格的贸易管制。

目前美国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控制,主要针对荷兰、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在这当中韩国与中国台湾主要负责芯片的最终生产,日本负责关键耗材的供应,荷兰提供芯片生产的主要设备光刻机。

在整个供应链上涉及到了大量的企业,但是其中绝没有富士康的名字。因为富士康只是一个消费电子产品的总装厂商,集成电路对它来说,是上游企业供应的成品。这就像航空企业的总装厂与发动机厂一样,虽然都是在为同一个产品努力,专业方向却完全不同。因此,印度试图引入富士康来启动自己的集成电路产业,这是叫是搞对了方向却走错了路。

印度政府并非不知道这其中的区别,只是印度政府太急迫了,引入富士康是病急乱投医。这一举措,顶多是引入一些外国投资,来解决印度制造业占比不断下滑的问题,却不能引入集成电路产业。

我之前曾经介绍过,莫迪的所谓经济成功,已经被数据证明是一场骗局。印度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产值比例,以及所雇佣的劳动人口比例,在他执政的这些年里实际上是不断下滑的。

印度市场对外国投资企业非常不友好,往往采用关门打狗的战术,等外方投资到位还没开始生产赢利,印度政府就开始“杀猪吃肉”了,总能找到这些外资企业的漏洞,巨额罚款,甚至是直接没收。

很多欧美的500强企业都在印度吃了大亏,今年6月,印度扣押中国企业小米在印度的分公司共555.1亿卢比的资金,约合人民币50亿元,相当于小米集团去年净利润的57%。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一传十、十传百,印度政府和印度市场的声誉不断下滑。印度的注册外资企业增体数量,在这些年里一直下滑。据报道,2021年,印度商工部部长戈亚尔向国会报告,从2013年以来,共计有2783家跨国公司离开印度,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巨头,比如汉高、福特、通用汽车和哈雷-戴维森摩托,花旗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以及零售巨头麦德龙。

如果外资企业逃离的趋势再持续下去,印度经济在全球经济圈中就要滑向边缘化。所以,莫迪政府用利好政策和集成电路产业作为诱饵,吸引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前来投资。然而富士康也不是真心实意地想搞集成电路产业,这完全偏离了它的核心竞争力,富士康想要的,不过是印度政府的高额补贴和低价劳动力罢了。

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反而要被印度政府“薅羊毛”,富士康就没有留在印度的必要性。这场交易在双方都没有诚意,又没有市场前景的条件下,于是一拍两散。

这也向所有人证明,像集成电路这样的国家核心竞争力靠投机取巧是不可能取得突破的,只有脚踏实地的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力量去突破关键技术,才能够实现集成电路供应自由,不被别人卡脖子。

0 阅读:1

清峭日暮

简介:有志者,事竞成;苦心人,天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