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苏联美女间谍的养成过程,尺度之大三观崩塌,长相出众的优先

品味红梦史说 2025-04-06 05:22:44

苏联从二战时期开始就培养了大量的女间谍。

这些女间谍在二战以及冷战时期都在政治、科技以及商业等多个领域都为苏联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这些女间谍美艳光鲜的外表不同,她们在接受“燕子”系统培训时不仅吃尽了苦口,接受的训练项目也是震碎三观。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女间谍,还得要先“睡”服自己的领导。

难道女间谍必须要靠色诱么?为什么苏联不惜做到这种地步,也要培养女间谍,女间谍的价值就比男间谍大那么多么?

在了解苏联女间谍的培养过程前,有一个问题必须先得到解答。

就是为什么苏联要花大力气特意去培养女间谍呢?相比男间谍,女间谍有什么特殊的优势么?

女间谍第一个优势是其社交渗透的隐蔽性。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站在你面前,你下意识的会觉得女人对你的威胁要小得多,并且目标人物通常都是男性,对于女性的警惕性也要低不少。

统计数据显示,仅1950年-1970年这20年间,苏联克格勃女间谍获得的情报要比男间谍多出43%。

这个差距可以说是相当大了。比如美国核武器研发的情报,就是苏联女间谍科涅库娃通过接近爱因斯坦得到的。

两个人保持了长达10年的亲密关系,爱因斯坦被她迷得神魂颠倒,还为她写下了9份情书。

这件事直接推动了苏联核武器的研发。不仅是爱因斯坦,苏联的女间谍在美国的科技领域屡屡得手。

仅上世纪80年代,苏联军工技术升级的来源差不多30%都是靠女间谍窃取的西方科技情报。

通过窃取美国航天公司的情报,让苏联的导弹导航系统研发缩短了3年的时间。

除了科技方面,更多的作用还是在政治方面。

契诃夫娃则打入了德国的文艺圈,不仅没有被德国人察觉,还成了德国著名的电影明星。

因为她的名人效应,与许多纳粹的高层都保持了亲密的关系,其中甚至包括了希特勒本人。

也因为这层关系,契诃夫娃成功获取了德国战略部署的情报。不仅是德国,法国也逃不出苏联女间谍的“魔爪”。

法国的外交部长莫里斯就因为被苏联女间谍拉丽莎色诱并拍下了录像,莫里斯不想“社死”就只能听命于苏联,做了苏联5年的线人。

这件事直接导致了法国全面调整了对苏联的政策,一个女间谍起到的效果不仅仅远大于军事行动,成本也仅仅只用军事手段的5%甚至更低。

此外,1963年意大利基督教民主党领袖因为性丑闻曝光被迫辞职,上台的是亲苏势力。这是苏联女间谍的杰作。

上世纪80年代,女间谍索菲亚还引诱了日本商人平野太郎,使得苏联获得了禁运的机械设备,为苏联每年节省了2.3亿卢布的开支。

使用女间谍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沙俄时期,19世纪时的沙俄就已经通过女间谍对宫廷进行渗透。

苏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才有了后来的“燕子”体系。苏联也不是一开始就想大力发展女间谍的。

在冷战时期,苏联发现北约的反间谍系统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这个系统很厉害,对于间谍的识别准确率很高,但仅限于男间谍。

95%的男间谍都逃不过反间谍系统,但是女间谍只有18%被发现,她们获取的情报价值还比男间谍更高。

苏联这才把女间谍作为了重点培养的对象。

想要成为一名苏联的女间谍,不仅仅是长得好看就可以的,还要通过非常严格的选拔和训练。

首先女间谍的年龄必须在18-25岁之间,学历要高,样子也要俊俏。其次单亲家庭或者来自贫穷家庭的女孩优先录取。

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些家庭出身的女孩更容易被利益和意识形态吸引。

在招募的时候,当然也不会直接说是招募间谍,而是伪装成政府机构或者是艺术领域在招高薪职业。

进入“燕子”组织的雏燕们最先会被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不断向她们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国家什么都可以牺牲,做什么也都是必要的和合理的,淡化她们的个人道德观念,才好在日后对于目标进行色诱。

之后还要通过审讯和极端环境的测试,在审讯时,负责审讯的人员就会对这些女孩威逼利诱。

告诉她们西方的世界是如何如何的诱人和美好,只要投降,金票大大滴。

只要女孩表现出一点点的犹豫和动摇就会被淘汰,只有那些最坚定的人才会比留下来。

通过测试以后,“燕子”还要对这些女孩进行技能培训。

包括但不限于多门外语、密码学、电子设备使用、跟踪和反跟踪、交际礼仪、舞蹈等等。

除了这些常规的以外,还要一项是对于性操控技术的培训。

女孩需要观看色情影片,并且针对这些影片写出分析报告。

还要进行实战训练,初级是要长时间的脱去衣物,消除羞耻感,进阶版的还需要和男性现场进行性行为,旁边还会有教官观摩并现场打分。

最高级的还要应对突发状况,比如对方有性功能障碍怎么办,对方是个老年人怎么办?

女孩必须要应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保证任务都能顺利进行。

完成所有的学习,通过所有的训练后,这些女间谍就会被派到各个高级的社交场所或者科研机构,她们的身份可以是艺术家、记者或者是服务员。

在长期潜伏的过程中发现合适的目标,伺机而动。

这样的做法,当然也有不小的副作用。不少被苏联女间谍盯上的目标后来自杀或者是精神崩溃了。

而女间谍们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

这些女孩原本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但在苏联解体后只能隐姓埋名,很多都过得穷困潦倒,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并且苏联也带了一个坏头,之后多国都效仿苏联的“燕子”系统,开始培养自己的女间谍,现代的情报战中也经常能看到女间谍的身影。

参考资料:

1、燕子- 百度百科

2、克格勃 - 百度百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