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现在的春晚小品,好像没有之前好看了。
现在小品的结尾,都是强行煽情,然后全部演员一起上台“包饺子”。
而之前的小品,并不会提供太多的情绪价值,只是想方设法的逗观众开心,结尾也也有特色。
从上世纪朱时茂和陈佩斯将小品节目搬上春晚开始,小品无疑就成为了大多数观众最期待的节目。
这么多年春晚,赵本山,冯巩,蔡明,宋丹丹等几位小品演员,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经典小品。
除了他们几位以外,春晚还有一位常客,从1993年第一次登上春晚开始,他已经登上了20次春晚。
这个人就是郭冬临,那位大个子的光头,笑起来还有两个酒窝,还有人说他就是剃了光头的林俊杰。
凭借着辨识度极高的一张脸,郭冬临很快就成为了春晚的常客。
可是,现在反应过来,郭冬临也很久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了。
经过调查,原来他当年在春晚舞台上说了一句话惹了众怒,还因为这句台词被告上法庭,要求他求索赔一亿元。
究竟郭冬临说了什么呢?法院又是如何判决的呢?
01
郭冬临出生在山东。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郭冬临父亲是快书艺术家,母亲是琴书演员,郭冬临还有一个哥哥郭秋林。
郭冬临和哥哥从小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郭冬临在5岁的时候就跟着母亲“卖艺”了。
而哥哥在小时候,则是跟着父亲学了山东快书,还跟叔叔学习过京剧。
父母觉得哥哥一个人从事艺术职业就可以了,于是就把郭冬临送去了上学。
可是,郭冬临小时候跟母亲演出的那一段经历,让他也有了一个成为文艺工作者的梦想。
高中毕业以后,郭冬临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
郭冬临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哥哥就已经登上春晚了的舞台,凭借着山东当地的特色作品“山东快书”广受好评。
见到哥哥如此成就,郭冬临也有了上春晚的念头。
毕业以后,郭冬临考入了北京人艺,苦练基本功。
之后,他收到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导演的邀请,在里面扮演了一个小角色。
虽然戏份不多,但是角色的难度却不小,好在郭冬临基本功扎实,很完美的完成了角色。
凭借着这部剧,有人注意到了郭冬临这匹“千里马”。
第二年,郭冬临就受到了春晚小品导演的邀请,他也如愿登上春晚出演了人生的第一部小品《市场速写》。
虽然最后作品反响平平,但是郭冬临这个演员,已经被多数圈内人注意到了。
之后,他又凭借着一部《有事您说话》卷土重来,这次,他一炮而红,从此成为了“春晚钉子户”。
2017年,郭冬临又以一部以防诈骗为题材的小品登上春晚,就是这部小品,让他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在小品剧情中,老太太给骗子打电话时,骗子操着一口河南口音,郭冬临听完说对方是骗子。
于是河南人认为,郭冬临这是地域黑,歧视河南。
随着舆论的愈演愈烈,最后一位律师将郭冬临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河南每位人民1块钱作为精神损失费。
按这样算的话郭冬临赔偿金额高达1亿。
但是,法院最后还是依法驳回了律师的诉求,虽然不用赔偿,但是这个事情也对郭冬临的事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郭冬临从此也一蹶不振,淡出了春晚观众的事业。
郭冬临在小品《一句话的事》中,有一句台词“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也能坏事”。
就郭冬临而言,这句话并不是他的过错,但他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如今的郭冬临,虽然人气大不如前,但是在地方卫视的春晚,他依旧还是顶流。
或许,名气太大也不完全是好事,郭冬临现在的生活,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