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篡夺唐朝政权(七)

茉莉花香醉人 2025-03-05 17:19:41

话说朱温急于篡夺唐朝政权,逐步进行部署。首先与他作对的藩镇统帅,是平卢军(设在青州)节度使王师范。王师范十分好学,自称忠义。岐王李茂贞从凤翔给王师范写信,说朱温围困逼迫天子,包藏祸心。王师范不禁义愤填膺,立刻发兵讨伐朱温,派遣行军司马刘鄩攻打兖州,自己亲自率领军队攻打青州。朱温派侄子朱友宁领兵救援齐州,击败王师范,又派部将葛从周包围兖州。朱友宁乘胜攻克博昌、临淄各城,直抵青州城下。王师范得到淮南的援兵,大破汴州军队,朱友宁被马踏死。朱温死了一个侄子。

朱温听说战败的消息,亲自率领二十万精兵,日夜兼程,到达青州城东,与王师范大战一天,王师范战败逃走。朱温便留下部将杨师厚攻打青州,自己率领军队返回汴州。杨师厚又接连击败王师范,擒获了他的胞弟王师克。王师范担心弟弟被杀,无奈之下举城投降。刘鄩也将兖州城献给葛从周。朱温把王师范家族押送到汴梁,原本打算任命王师范为河阳节度使,不久因为朱友宁的妻子请求复仇,于是将王师范杀死,还杀了他的族人二百多人,手段残暴不仁。唯独任命刘鄩为元帅府都押牙,暂代麀州留后。

这时听说李茂贞和养子李继徽起兵逼近京城长安,朱温便又出兵驻扎在河中,请求唐昭宗迁都洛阳。唐朝宰相崔胤才知道朱温有篡位的图谋,打算招募六军十二卫,暗中进行防御,并且与京兆尹郑元规等整治兵器,日夜不停。朱温正想责问此事,恰好侄子朱友伦在京城掌管禁军,因为打球时从马上坠落而死,又损失一个侄子。他便借此为由,称朱友伦的突然死亡,实际上是崔胤、郑元规等人暗中加害,上表请求唐昭宗查办治罪,防止他们专权扰乱朝政等。

唐昭宗看了表章大为惊恐,立即将崔胤等人免职。朱温仍愤恨难平,还派侄子朱友谅带兵进入京城,任命为护驾都指挥使。一方面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一方面抓捕崔胤、郑元规等人,全部杀死。

唐昭宗已如同傀儡,只好跟随朱友谅,带领何皇后等人出京。走到陕州时,朱温从河中入朝觐见,唐昭宗将他迎入寝室,当面赏赐酒器和衣物。何皇后哭泣着说:“此后我们夫妇,就托付给您全心效忠了。”唐昭宗任命朱温兼任判左右神策军及六军诸卫事。

朱温还将唐昭宗身边的人,如小黄门等十余人,以及打毬供奉内园小儿等二百多名,引诱到自己的营帐中,一并斩首,把尸体埋在帐幕下,另外挑选二百多人,侍奉唐昭宗。此时唐昭宗名为君,实为犯人一样,完全受制于朱温。朱温假装恭顺,先到洛阳整治宫殿,然后迎接唐昭宗到洛阳,自己返回汴州城。

唐昭宗已身陷牢笼,自知命在旦夕,分别颁布诏书,向四方告难。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蜀王王建、吴王杨行密相互传檄文,声讨朱温的罪行。朱温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竟命令养子朱友恭及部将氏叔琮、蒋玄晖等人,杀死唐昭宗,改立唐昭宗第九子辉王李祚为皇帝。他却假惺惺地驰马到洛阳,伏在唐昭宗的灵柩前,放声大哭,想也是有声无泪。并且把罪责推给朱友恭、氏叔琮,将他们拉出去斩首。

朱友恭临刑时大声喊道:“出卖我来堵住天下人的口,人可欺,鬼神难道也可欺吗?”朱温返回藩镇,辉王李祚当时只有十三岁,后世称为唐昭宣帝。他虽然登上皇位,哪懂得什么国家大事,连年号都不敢更改。何皇后被尊为皇太后,迁居积善宫,她本是女流之辈,更没什么能力,此时更是如坐针毡,料想母子难以保全,只能以泪洗面。

朱温又命令蒋玄晖诱杀唐朝的诸位王爷,从唐昭宗的长子德王李裕以下,一共死了九人。又贬斥唐朝的旧宰相裴枢、独孤损、崔远、陆扆、王溥等官员。等他到白马驿时,发兵包围抓捕,一股脑结果了他们的性命,投入河中。还有唐朝宰相柳璨,一味谄媚朱温,屡次为朱温谋划禅让的事情。朱温自认为时机已到,于是派使者传告各藩镇,表明取代唐朝的意图。

晋王、岐王、蜀王、吴王当然不服,山南东道(治所在襄州)节度使赵匡凝与荆南留后赵匡明,也不肯听从命令。朱温立刻派大将杨师厚,率领大军攻打襄州,赶走赵匡凝,又进军攻克江陵,赶走赵匡明,荆襄两地都被朱温占有。柳璨等人反而称朱温有南征的大功,请求下旨晋升朱温为相国,总领百官,兼任二十一道节度使。

朱温篡唐之心颇急,如何还在乎这些封赏虚荣,当下秘密嘱咐蒋玄晖,让他与柳璨商议,限期逼迫唐昭宣帝禅位。偏偏蒋玄晖与柳璨谋划事情迂腐迟缓,认为必须先封给朱温大国的封号,加赐九锡,然后再进行禅位,这才符合魏晋以来的旧制。于是又晋封朱温为魏王,加赐九锡,允许他入朝时不必小步快走,朝拜时不直呼其名,兼任天下兵马元帅。朱温听后勃然大怒道:“我要这些虚名何用?我只要皇位。”于是拒绝接受封赏。

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平时与柳璨等人素有矛盾,趁机到朱温那里进谗言,说柳璨等人想要延缓禅让的时间,所以种种留难,静候外援。朱温因此更加恼怒,想要杀掉柳璨、蒋玄晖。柳璨得到消息后大惊,急忙上奏请求封禅,并且前往汴州为自己辩解,却吃了个闭门羹。回到东都洛阳时,正赶上宫人传达何太后的旨意,请求柳璨代为保护禅位后母子的安全,柳璨含糊答应。蒋玄晖、张廷范那里,也接到太后的旨意,回复的话与柳璨大致相同。

王殷、赵殷衡又得到机会,秘密向朱温报告,诬陷柳璨与蒋玄晖、张廷范在积善宫设夜宴,对何太后焚香起誓,要复兴唐朝。朱温生性暴虐,哪管是真是假,竟命令王殷等人逮捕蒋玄晖,王殷等人还说蒋玄晖私通何太后,索性把何太后一并杀死。蒋玄晖被斩首,尸骨被焚烧扬灰。又把柳璨抓到上东门,将他斩首,柳璨自言自语道:“负国贼柳璨,该死!该死!”张廷范也被抓起来,被车裂示众。

朱温本想前往洛阳,夺取皇位,偏偏魏博军帅罗绍威送来密信到汴州,请朱温发兵代除牙将,朱温于是亲自前往魏州,屠杀魏州牙军八千人。又因为幽州军帅刘仁恭屡次成为魏州的祸患,便顺着河道渡过黄河,围攻沧州。刘仁恭向河东求援,李克用派遣周德威、李嗣昭等人,出兵潞州,作为声援。潞州节度使丁会(即昭义节度使),早已归降朱温,却被河东军队攻打,无力支撑,又痛恨朱温叛逆无道,竟然举城投降河东军。朱温攻打沧州不下,又听说潞州失守,于是带兵返回,经由魏州回到汴梁。经过这番奔波,唐朝的国运才勉强延续了一年。

唐昭宣帝天祐四年三月,东都遣御史大夫薛贻矩到汴梁城传禅位诏旨。朱温自称上天降下祥瑞,有庆云覆盖府门,又说家庙中生出五色芝草,第一室的神主上,有五色衣,这是代唐的预兆。薛贻矩向北面下拜,口称臣下,随后返回东都洛阳,请唐昭宣帝即日禅位。唐昭宣帝无可奈何,只得派遣宰相张文蔚、杨涉及薛贻矩、苏循、张策、赵光逢等一班大臣,捧着玉册、传国玉玺以及各种仪仗法驾,前往汴梁。朱温命令上源驿招待他们,随后下令改名“晃”,取日光普照的意思。四月甲子日,张文蔚等人从驿馆入城,登上大梁殿廷,殿名“金祥”,也朱温临时定的。朱温头戴通天冕,身穿衮龙袍,大摇大摆,从殿后簇拥出来,许多汴州旧臣,站在两旁,拱手伺候。张文蔚、苏循捧着册书进来,由张文蔚大声宣读册文道:

“咨尔天下兵马元帅相国总百揆梁王:朕每观上古之书,以尧舜为始者,盖以禅让之典,垂于无穷,故封泰山,禅梁父,略可道者七十二君;则知天下至公,非一姓独有。自古明王圣帝,焦思劳神,惴若纳隍,坐以待旦,莫不居之则兢畏,去之则逸安。且轩辕非不明,放勋非不圣,尚欲游于姑射,体彼大廷,矧乎历数寻终,期运久谢,属于孤藐,统御万方者哉?况自懿祖之后,嬖幸乱朝,祸起有阶,政渐无象,天纲幅裂,海水横流,四纪于兹,群生无庇,洎乎丧乱,谁其底绥?洎于小子,粤以冲年,继兹衰绪,岂兹冲昧,能守洪基?

惟王明圣在躬,体于上哲,奋扬神武,戡定区夏,大功二十,光著册书。北越阴山,南逾粤海,东至碣石,西暨流沙,怀生之伦,罔不悦附,矧予寡昧,危而获存。今则上察天文,下观人愿,是土德终极之际,乃金行兆应之辰。十载之间,彗星三见,布新除旧,厥有明征,讴歌所归,属在睿德。今遣持节银紫光禄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文蔚等,奉皇帝宝绶,敬逊于位。于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天禄永终,王其祗显大礼,享兹万国,以肃膺天命!”

读完之后,将册文交给朱温,再由张策、杨涉、薛贻矩、赵光逢依次献上御宝,都被朱温接受。朱温俨然升座,张文蔚等人退到殿下,率领百官行舞蹈礼称贺。

行礼结束后,朱温休息半日,午后在内殿设宴,赏赐群臣。这座殿叫做玄德殿,朱温自比虞舜,引用“玄德升闻”的成语。张文蔚等人都受到赏赐,侍坐两旁。朱温对众人说:“朕辅政不久,区区功德,未能惠及百姓,如今登上皇位,实在是诸位推举拥戴,朕不免感激又惭愧!请诸位开怀畅饮!”张文蔚等人听了这番话,纷纷致谢,但一时无语可答,也只默默不语。唯独苏循、薛贻矩及刑部尚书张祎,极力献媚,称陛下功德无量,正应该顺应天命,臣等毫无功劳,深感陛下的大恩,发誓要报答陛下等等。朱温高兴开怀痛饮,直到鼍鼓声停,才撤去宴席,众人谢恩后散去。

第二天,大赦天下,改国号为大梁,废唐昭宣帝为济阴王。

0 阅读:5

茉莉花香醉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