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一卷经典浸一身书香——三门峡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和平路校区举行第46期线上读书交流活动

星耀见闻 2024-12-10 17:27:46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2024年12月8日晚,三门峡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和平路校区的老师们齐聚云端,举行第46期线上读书交流会,分享阅读收获,碰撞思维火花。

阅读感悟

马雪娇老师:应国栋老师的著作《班级管理思维与策略》,从校园德育、班级管理等层面对教育提出独特见解,指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结”而非“控制”,认为“班级管理的本质是激活学生”“自由的学生最守纪律”,提炼出班主任在面对“问题学生”的五种基本思维模式。在班级管理策略方面,本书提出“值日工作承包责任制”,淡化班级竞争,强调集体合作,深掘教育故事在班级建设中的效用,让教育变得更有温度。

齐欢老师:读了郝晓东老师的著作《教师成长力》,我深受触动,对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感悟。书中提到,教师成长并非单纯的经验积累,而是需要专业的阅读、写作与共同体研讨来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方式。这种成长力,是推动我们在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与进步的核心动力。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成长是一场持续的修行,需要我们在阅读中积淀,在写作中反思,在共同体研讨中前行。只有不断培育与提升自己的成长力,我们才能在教育这片广阔天地里,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学生的成长与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张存玉老师:刘祥老师的《有滋有味做教师》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在共同的成长环境下,我们要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凡事多一点敬畏之心。在工作中构建快乐,在寻常处发现教育的风景,备以人为核心的课堂,追寻目中有人的备课,优秀是自己逼出来的,预约未来的光芒,扎实做好脚下的每一步,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范琳琳老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之心,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自我提升和成长,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以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和使命。

崔晓老师:《新课程关键词》一书以词条的形式呈现新课程的核心概念,解读详尽,可以作为案头常备的一本工具书,时刻帮助我们答疑解惑。作为一线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课堂上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刘若颖老师:读了陈文老师的《边教书,边成长》一书,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魅力和责任。一个教师真正的成长要从内心出发,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用心过好每一天。从钻研课程标准,熟悉教材,掌握教学流程等开始,落实好教学常规。教师需要阅读教参教材以及不同的参考资料,解决学生可能不明白的问题,备课越详细自己的基础越扎实,面对学生越游刃有余。

卢双贤老师:《好教师是这样炼成的》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阅读的书籍。它让我深刻认识到好教师的标准不仅仅是教学能力的高低,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和教育情怀的深厚。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以李镇西老师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用心去关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心灵的升华。在讨论环节,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同的观点交织在一起,如同奏响了一曲美妙的思维交响乐。

在充分的讨论之后,各组领导或组长对本组的交流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对踊跃分享的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殷切期望。

阅读,就如同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每一次翻页都有新的发现,每一章内容都是对心灵的滋养。让我们珍惜每一本书和每一次的阅读,让文字成为我们的航标,指引我们探索无限广阔的世界,并在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收获专业上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带动学生一起乐学善思,馥郁书香气质。

0 阅读:5

星耀见闻

简介:发现生活点滴,传播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