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18日,美国与俄罗斯代表团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了会谈,旨在探讨改善双边关系并寻求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可能性。但这场会谈却未邀请乌克兰参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强烈抗议,称这样的谈判“不可接受”。
“我们不能承认任何关于乌克兰的协议是在没有我们参与的情况下达成的。乌克兰永远不会接受这样的安排,”泽连斯基周一在讲话中表示。他批评这种行为“不仅是坏礼貌,更是战争时期的不道德行为”。
这场长达四个半小时的美俄谈判结束后,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双方讨论“进展顺利”,并强调乌克兰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对整个欧洲安全问题的全面考量。
“没有对欧洲大陆安全问题的整体考量,就不可能达成持久且可行的解决方案,”佩斯科夫对媒体说道。
一、克里姆林宫的要求:欧洲安全与北约扩张据综合媒体报道,佩斯科夫明确了俄罗斯的立场。他表示,莫斯科希望通过与美国的会谈解决俄罗斯对欧洲安全的“关切”,但他并未透露更多细节。
他重申了俄罗斯长期以来的要求:北约应撤回到1997年的边界,俄罗斯坚决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即便承认乌克兰有加入欧盟的“主权权利”。
“至于乌克兰加入欧盟,这是任何国家的主权选择。但涉及安全和军事联盟的问题,我们的立场众所周知,完全不同,”佩斯科夫表示。
“如果有必要,总统可以与泽连斯基谈判,但协议的法律基础需要讨论,考虑到泽连斯基的合法性本身就值得怀疑。”
二、美国的外交大动作引发欧洲盟友恐慌此次会谈还标志着美国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的重大外交转向,特朗普本月早些时候与普京通话,讨论启动和平谈判的可能性。媒体称,乌克兰和欧洲盟友担心,美国可能会绕过乌克兰,与俄罗斯单独达成协议。
欧洲的担忧不无道理,在巴黎举行的紧急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试图统一立场,支持乌克兰,但会议最终以混乱收场。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提前离席,并公开表达对当前讨论的不满。
他说:“在没有乌克兰同意的情况下讨论乌克兰的命运,这是非常不适当的,我们甚至还不知道谈判的结果是什么,这样的讨论未免太过仓促。”
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在巴黎向媒体表示,跨大西洋关系和北约联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暗示美国的立场可能正在发生剧变。
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则试图挽回局势,表态称欧洲方面“随时准备承担更多责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呼吁欧洲在防务领域进行“全面提升”。
三、沙特的外交雄心此次会谈的地点选择在利雅得的迪里耶宫,也凸显了沙特在国际事务中上升的影响力。作为主持方,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正将自己塑造成外交舞台上的关键角色。
过去几年里,沙特曾帮助促成战俘交换,并在2023年阿拉伯联盟峰会期间接待了泽连斯基。
沙特媒体也对此次会谈充满期待,《奥卡兹报》称“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利雅得”,而《阿拉伯新闻》则将其形容为“沙特在国际棋盘上迈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