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会成就孩子的一生、福及一个家庭;坏习惯一不留神会把孩子拖进万丈深渊,甚至把一个家庭拖进万丈深渊!
——明心妈妈
文|明心妈妈
近日,无意中刷到一条视频,视频中的少年父亲声泪俱下,悲痛欲绝,万念俱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少年父亲如此悲痛欲绝,万念俱灰?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少年上网吧这件事说起,据少年的老师和同学说:他经常夜晚从学校偷跑出去上网,在网吧会呆上一通宵,快天亮时再偷偷潜回学校。白天在课堂上睡觉,有时候老师让他站起来,他都能站起来睡着……这种从学校偷跑出去上网吧的情况已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多次成瘾。
为此少年的家长很伤脑筋,尤其是少年妈妈,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她曾说:如果孩子不成才,我宁愿不活了。少年妈妈为了让孩子摆脱网瘾的困扰,还自学家庭教育,购买了一些如何教育孩子成才的书籍,专门准备一个摘抄笔记本,随时记录下来教育孩子的重要知识点。少年妈妈这么用心对待自己的儿子,可是她的儿子就是不随家长所愿,一次一次偷跑到网吧。这让少年妈妈一次比一次气愤。
终于有一次,这孩子因家长的愤怒和自我良心发现写下“保证书”。妈妈看到少年在保证书上信誓旦旦的文字,内心欣慰了许多。那一刻,她觉得儿子有救了。
可是好景不长,少年的网瘾又犯了,网络游戏对他的吸引力远远超出了家长的认知,他渐渐地把写保证书的事抛到九霄云外了,借机趁家长放松警惕的时候,在一个夜晚偷跑到网吧。这事还是被孩子妈妈发现了。少年妈妈从网吧找到少年,气愤难耐,拖拉带拽把少年骂出网吧,一路上,母亲在路上大骂儿子不争气之类的愤怒的话。当路经一条河时,突然间母亲一边说着不想活的话,一边往河边走去。少年妈妈很快来到了河边,就一眨眼的功夫,少年妈妈在河边不见了踪影。
漆黑的夜晚,冰冷的河水,少年见此情景,害怕焦灼极了,他本能地脱去衣服跳进河里救母亲。
可是湍急的河水,让他在水中一次一次希望和失望,最后,精疲力竭的少年游上岸,呆呆地望着冰凉的河水,绝望,悲痛噬咬着少年孱弱无助的心。
终于,少年父亲赶来了,看到儿子的模样,少年父亲惊恐地问道:“妈妈呢?”儿子木木呆呆地答道:“妈妈在河里,还没有捞上来。”父亲听儿子这么一说,再想到妻子做出如此过激的行为都是因为眼前这个不争气的儿子造成的,那一刻,少年父亲心中交织着悲痛、绝望、无助、愤怒、责怪,于是,少年父亲就对少年脱口而出一句话:你死了比你妈妈死了强!
听到父亲的气话,少年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在他妈妈跳进河里的那一时,他已经害怕绝望得很,如果不是留恋父亲,少年会随母亲而去。父亲这句话彻底激发了少年被压抑在内心里的想法,他挣脱别人的拉劝,奋力跑向河边,毫不犹豫地跳进了冰冷的河中……此次的少年父亲傻了,痛心至极,悔恨至极!
少年最终因为父亲的一句话和自己的过激行为失去了生命。少年父亲一天之内失去了两位至亲,内中如万箭穿心,疼痛难忍。真想寻了短见,随母子二人而去,好在邻居亲戚的劝阻,少年父亲一天天地煎熬着:饭不吃,觉不睡,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到河边发呆……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一个因迷上网吧游戏的孩子导致的家庭悲剧,真是太不该,令人惋惜至极!
如何孩子上网吧游戏成瘾,如何帮助孩子戒掉网瘾?网络游戏对于未成年孩子的吸引力是不可抗拒的。
孩子一旦染上了网络游戏,将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身体。甚至对一个家庭来都是致命性的打击!家长帮助孩子戒掉网瘾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但是帮助孩子戒掉网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是需要家长的智慧和耐心引导,逐步引导孩子摆脱网瘾的泥潭!
毛主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这世界上任何难事,只要下定决心,勇于克服 就一定能够达成!
在帮助孩子戒掉网瘾这件事上,需要家长做到:
1.充分相信孩子。
家长相信孩子什么?相信孩子本性是向善向美的。相信孩子一定能克服眼前遇到的困难。家长既然选择相信孩子,就不要在这个过程中质疑孩子,即使心中有疑虑,也要在孩子面前不露声色,在疑虑存在心底,慢慢寻找答案,给到孩子足够的自尊和颜面。
让孩子用自尊心带动孩子的反思心和自律性。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我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拿破仑说:不从失败寻找教训的人,他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用孩子日渐唤醒的自律性慢慢克服孩子自身的坏习惯!
2.充足的耐心鼓励引导孩子。
孩子的改变和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来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孩子拥有着好奇心强、注意力分散的特点,使得他们往往不能够自始至终地专注于某个目标。
耐心,是孩子成长改变的过程,家长必须要有的心理品质。
戒瘾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尤其对于未成年意志力薄弱的孩子更是难上加难。戒瘾是一件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引导孩子。
千万不要指望孩子写一份保证书孩子就能变好。写保证书只能证明孩子有下决心改正的想法,至于能否如保证书上所说的去做是需要时间考验的。
这个过程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场考验。在孩子写完保证书之后的这个过程中,孩子压抑内心的欲望会时不时蠢蠢欲动,终于忍不住时就会再次被打回原形。
许多家长看到孩子被打回原形,肯定会又气又急,认为孩子不守信用,无可救药,绝望崩溃。就像以上我提及的少年妈妈,就是因为孩子被打回原形,对孩子非常失望生气,最后跳河自尽。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反复向上的过程,家长要明白反复不是被重新打回原形,而是孩子成长改变自新的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凡事都需要过程,好比:做饭不可能一下子就煮熟,种子不可能一下子就结出果实。同样,孩子的改变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
这需要家长要有耐心,不断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即使孩子暂时被打回原形,和昨日的自己相比,也是进步的。比如:孩子的进步在于:是一个星期打一次或一个月打一次,而不是天天打;孩子有信心有决心改过,而不是沉迷其中,不思悔过。当孩子有进步时,家长一定要鼓励引导,直到孩子在家长不断耐心地鼓励引导下,戒掉瘾,走出瘾的泥潭。
在此,家长一定要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关键是有智慧地引导,不要无知地嘲讽打压唾弃孩子,无知的蛮干只会得来得不偿失的苦果。
3.正面积极引导孩子。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正面引导就是家长在孩子成长阶段不断肯定孩子鼓励孩子以正面积极的语言引导孩子、强化孩子的正确言行,从而让孩子乐意接受自我改变、无痛苦地丢弃以往自身的不足和缺点。
语言是有方向性的,如果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子,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引导孩子。
比如:孩子没有考100分,有些家长会说:怎么这么不争气,100分就考不到!虽然家长希望孩子考100分,但是没有做到正面积极引导孩子,导致孩子听后心理不适,更没有下次达成100分的勇气和信心。
同样的事例再举一次,孩子没有考100分,会正面积极引导孩子的家长这样说:孩子,你这次考的有进步,真棒!如果再努力一点,下次考100分也是非常有希望的!这时孩子听后会非常开心,家长不但表扬了他,还给到他正确的方向。
就像文中提及的17岁少年,如果在孩子写完保证书后,家长积极引导鼓励孩子有进步,孩子会因为家长的及时表扬而强化改变的行为,不知不觉,会戒掉网瘾。而不是家长让孩子写完保证书后虎视眈眈地看着孩子,敌视着孩子,时不时敲打着孩子,没有鼓励、肯定、欣赏和正面引导。缺少家长正面积极的引导的孩子自身具有的那点决心很容易被时间腐蚀得不成样子。
可见,正面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
这是一个孩子的悲剧,是一位母亲的悲剧,更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愿我的观点能带给你一点帮助,愿悲剧不再重现!愿每一个孩子健康成才!
明心亲子文化分享亲子点滴日常 传递智慧亲子文化 培育阳光优秀孩子 创建和谐幸福家园!( 公众号:静若树)
明心妈妈明明和心心的妈妈 明心亲子文化创始人 愿和有爱的您一起用心陪伴孩子慢慢长大。 著有家庭教育著作《我们如何爱孩子》 记录亲子时光作品集《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