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就是关于我外婆的故事。
外婆,老家江西鄱阳,上世纪20年代出生在鄱阳湖边的一个小村庄里。
在上世纪30年代,鄱阳湖经常洪水泛滥,导致周边村庄房毁田淹。
兵荒马乱的年代,老百姓只能靠自己,等政府救助,等同于饿死。外出乞讨,度过饥荒,是鄱阳湖边受灾百姓的常态。
年幼的外婆,便随着她的瞎子婶婶,逃荒逃到了邻县一个小山村,也就是我的老家。
外婆与她的瞎子婶婶被好心的村民收留了,从此便在这个小山村居住下来。
不同于村里其他妇女,成年后外婆长的高大而结实,
干起活来,男人都抵不上她。
小时候,
看见村里像外婆一般大的女人,都迈着个小脚一颤一颤地走路,再看看外婆走起路来大步流星的一双大脚,便很好奇地问:
“外婆,你的脚为什么比她们的大?”
外婆笑着说,
“因为外婆小时候家里穷,也没人管我,没有人叫我缠足。”
看来,因为家里穷,外婆挺幸运地逃过这一封建体制对妇女的迫害。
解放后,外婆积极参加了土改运动,光荣入了党,还成了大队的妇女主任。
小时候,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
在外婆家的老房子里,满墙壁都是大红奖状。
“三八红旗手”、“劳动标兵”、“先进个人”等,这些荣誉都是属于外婆的。
除了做好妇女工作,开荒造田修水库,农忙抢收砍柴火,所有村里面的集体劳动,都少不了外婆的身影。
而且外婆的干活效率奇高,连大男人都赶不上。
虽然老听母亲说,
外婆年轻时脾气不好,她小时候经常挨外婆揍。
但自我记事起,就觉得外婆是个慈祥温和的人,她几乎从不与邻里争吵,对我们这些小辈也很呵护。
印象中,就算很淘气的我,几乎也没有被外婆骂过!
据说外婆出身武术世家,
因为传男不传女的规矩,虽然外婆没能成为武林高手。
但从小耳濡目染的原因,外婆还是略懂推拿与医术。
小时候,常见村里有很多扭了脖子,或头痛咽痛的人找上门,外婆都会用她传统的推拿手法帮他们治疗。
虽然这算不上正统医术,
但很多人经过外婆一阵捏揉后,脖子不酸了,咽喉也不痛了,就是这般神奇!
记忆中的外婆,永远都是乐观豁达,很少看到她悲伤的样子。
但进入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年,我外婆竟然连哭了三天。
嗓子都哭哑了,谁也劝不了。
因为我的舅舅参军了,而且去的是南方。众所周知的原因,那时候南边正进行一场自卫反击战。
我的一个堂舅刚从战场负伤撤下来,正在后方疗伤。
舅舅去的部队大概率是有可能上前线的,
“儿子上战场,对一个母亲意味着什么?”
小时候懵懂无知,直到长大懂事后,才真正明白外婆为什么能哭那么久。
后来,参军的舅舅也并没上战场,而是在后勤部队。后来大裁军,就地安置去了部队后勤工厂。
外婆从妇女主任位置上退休后,
外婆除了打理自家农活,依然不改热心助人的作风。
记得当时,村里有个90岁的老太,长年瘫痪在床,连儿子儿媳都嫌弃厌烦了。
而当时已经70多岁的外婆,还每天定时送餐给她吃,帮她擦身,换洗衣服。一直持续了近两年,直到老太去世。
2009年,90多岁的外公去世了。
这个被国民党抓过壮丁,参加过抗日,也打过内战,后来在辽沈战役被解放军俘虏的老人的离开,对外婆的内心打击还是很巨大的。
2010年,80多岁的外婆被舅舅带到广州。
在我家也住了一小段时间,尽管外婆看上去状态还不错,但精气神已远不如当初,胃口不好,饭菜也吃的不多。
平时,外婆喜欢看看电视,还会关注新闻。
有一次同外婆聊天,不知不觉与外婆聊起了旧事,还聊到了毛主席。
外婆很有兴致,仿佛回到了她年轻的时候。
我问她,“外婆,你们那时候苦么”?
外婆:“苦,怎么不苦,饭都经常吃不饱。”
我:那您当时为什么还那么拼命干!
外婆:那时候,哪有这么多想法?毛主席时代,干部们都带头干活,群众在一旁监督着呢。
我:外婆,您说毛主席伟大么?
外婆:毛主席,他老人家肯定伟大啊!
我:可是,外婆你知道么?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说毛主席的坏话。
外婆愣了好一会,
但也没有生气,最后悠悠地叹了口长气:
“说他老人家的坏话,那就是没良心哦!”
这应该是外婆与我的最后一次长聊,
2011年,外婆因病去世,老人家永远离开了我们。
“有良知,不忘本”,这是她老人家对我最后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