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一生中对两件事感到很遗憾,一中国加入WTO,二我做错了

静观史记 2025-01-24 19:38:02

美国现在正处在新旧政府交接的阶段,前总统克林顿最近又出来“回忆过去的辉煌岁月”了。不久前,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自己担任总统的经历。

以前觉得自己那会儿干得挺棒的,美国那会儿过得挺兴旺。

可后来又有点儿懊悔,觉得自己当时做了两件挺关键的事:一个是中国加入了WTO,另一个是硬是把乌克兰的核武器给逼着销毁了。

他想,如果当时没干这两件事,美国可能就不会面临那么强大的对手,现在的国际局面也许就不会这么乱了。

事实是不是克林顿说的那样,我们先不说。他提到的“后悔药”,据说是关于乌克兰的事。

来聊聊乌克兰这事儿。

1991年,苏联散了,大部分东西都归了俄罗斯,但乌克兰也分到了不少东西,包括一大堆核弹头。有了这些弹头,乌克兰一下子变成了世界上第三大核武国。

冷战刚一结束,又蹦出来个核武器超级大国,美国能不紧张吗?

美国就开始想办法,想方设法让乌克兰把那些核武器给销毁掉。

乌克兰那会儿闹出了核武器的事,让美国的总统不得不小心应对,是个得慎重考虑的大难题。要是能搞定这事儿,那可就是美国总统历史上的一大亮点了。克林顿那时候也想让自己的执政成绩单看起来更漂亮,所以他就开始不停地给乌克兰施加压力。

苏联一解散,乌克兰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后来只好放宽了出口枪炮和军事高技术的规矩,靠卖这些先进武器来撑着经济。

那时候,我们买进了不少苏联的尖端武器,主要是为了研究跟升级。

就像乌克兰卖给我们的那个瓦良格航母,后来改造成了我们现在的辽宁舰。

当时乌克兰面对克林顿的压力,觉得眼下国内状况下,根本没能力照顾那些核武器。

再说,他们也不想变成苏联那样的国家,再跟美国和西方国家来一场竞赛。

经过一番思考,乌克兰总统库奇马最终还是同意了克林顿的提议。

1994年,美国、俄罗斯、英国还有乌克兰四个国家签订了个叫《布达佩斯备忘录》的协议。乌克兰答应把核武器给销毁掉,而美国、俄罗斯和英国则答应要保护乌克兰的国土和政治独立。作为交换,美国答应给乌克兰3.3亿美元的经济帮助和补偿。

很多人提到克林顿时,总会提到那件事,可现在看来,那件事成了他作为总统最遗憾的一件事。

据环球网报道,引用了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的采访内容,克林顿表示,他对于当年促使乌克兰放弃核武器的决定感到懊悔。他觉得,如果基辅当时还保留着核武器,或许俄乌之间的冲突就不会发生了。

克林顿直白地表示,他对俄乌战争有份责任,

他觉得如果当年不是他给乌克兰政府压力,让乌克兰放弃核武,现在可能乌克兰就不会遭受入侵了。

克林顿说:“战争持续到现在,我对乌克兰感到非常抱歉,这种感觉真的很不好。”他还提到:“我觉得我们美国应该更多地支持乌克兰。”

但实际上,假如乌克兰当时没放弃核武,它与俄罗斯的关系恐怕会更紧张,冲突的风险也会更高。

他把俄乌现在这场冲突的锅全扣在了乌克兰没有核武器这件事上。

这话说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要是仔细琢磨,问题可就多了。

有人觉得他可能是在推卸责任,想把俄乌冲突的责任推给别人。

俄乌冲突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北约一直往东扩,压缩了俄罗斯的安全空间。

乌克兰要加入北约才是导火索。

这事儿跟乌克兰有没有核武器关系不大,关键在于美国没守信用。

普京在冲突爆发前三天进行了一次全国电视讲话,他严厉批评了美国说:“我们总是被告知北约只是一个纯粹的防御组织,说它不会把势力范围向东扩展哪怕一丁点,可你们却一次又一次地用这种说法骗了我们。”

美国是俄乌冲突的根源,这他们心里门儿清。可就是打死也不承认,要是承认了,那在国际上的脸面就全没了。

美国老爱自称是全球的“警察”

到处都在说那套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事

把自己打扮成正义的标志

要是承认自己才是俄乌冲突的挑事者

以前那些打着“维护和平”“保护人权”旗号在全球各地挑起战争和插手他国内政的行为,都得重新被审查。

美国的霸权地位恐怕要开始不稳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美国是想通过让俄罗斯弱下来,来加强自己在欧洲的地位。

这事儿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但就是都不点破,或者装作啥也不知道。

要是美国敢承认是它挑起了这事儿,那它那些盟友就得对美国寒心,害怕自己也跟着倒霉,变成美国玩权力游戏时的替罪羊。

这样,北约里头可能就要闹分裂了,美国辛苦搭建的霸权大厦可能就快要塌了。

而且不光是国际形象要受损,国内的政治局面也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尽管美国国内的政治派别彼此都不太待见对方

不过在对外强硬、捍卫美国霸权这方面,大家倒是挺统一的。

要是认了,大伙儿肯定会对政府怎么决策产生很大怀疑,那些政治上的对手也会趁机找麻烦,搞出点国内的政治风波来。

所以就算大家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是美国挑的头,美国还是硬着头皮不承认。

克林顿那对乌克兰的所谓“后悔”,其实就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既推给乌克兰,也推给俄罗斯。

中国加入WTO那档子事,克林顿当时为啥会答应?

不会是纯粹做好事,心软了吧?

那倒不是!

他想用甜言蜜语的方式,把美国商品大规模推广到我国,最终想掌控中国经济。同时,还打算通过这些商品传播西方文化,慢慢地影响我国人民的思想。

好多美国大片和漫画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

那些关于“美国梦”、“自由民主”、“英雄主义”的西方想法也慢慢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那时候,很多人都想出国,那阵子挺火的,很多人都在讨论移民的事情。

他估错了,让中国进WTO,结果没把中国经济给管住,和平转型也没成

反而中国乘着全球化这股风,变成了大工厂,经济规模也成了全球老二。

中国现在有钱了,打算从做低端货的工厂转行做高端产品

这事儿明显是动了美国的利益

所以,中美之间的关系就从原来的朋友变成了对手。

美国的压制没管用,反而让我们加紧了自个儿的技术研发

像造船、半导体、航空航天这些领域,我们都超过了美国

美国那边呢,因为把重心从工业转移到了金融,制造业不行了,跟我们在制造业上比可不行了。

克林顿那会儿想掌控中国经济,结果没成功,现在他开始后悔了。这后悔就像是吃不到葡萄,只能抱怨葡萄酸一样。

克林顿的“后悔”逻辑就是,事情没按他想的来,就推卸责任给他人。

现在回头看,他好像能挑出很多过去的“不对劲”,但那时候的情况,他的做法其实不一定就是错的。

他为什么会觉得后悔呢?主要是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超出了美国的预料。

老克这种说法,简直把美国那种想当老大、只顾自己利益、把别国当棋子的霸权主义给暴露出来了。

他们总是只看自己的好处,把其他国家当玩具使,事情搞砸了就赶紧找借口,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

信息来源:

0 阅读:48

静观史记

简介:丁俊豪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