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湖边的一栋老旧小楼里,有一项惠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装裱制作技艺。当前,这份慢工细活,正在逐步被机器替代下,但这份手工制作的精神,却没有在惠州书画装裱制作技艺传承人王伟华师傅这里丢失。
穿过现代化的商业街道,步入传统巷子,就来到惠州书画装裱百年老字号“绮云阁”。每天早上9点多,绮云阁的第五代传人王伟华就会开启一天的忙碌。二楼二十多平方米的工作室内,王伟华摊开字画,将其反面平铺在案板上,然后洒水润湿,再均匀地扫上一层浆糊,接着慢慢贴上一层宣纸,最后覆上挣板晾干,便完成了装裱的第一道工序——托底。绮云阁的第五代传人 王伟华托底以后才能够平整,才能够裁剪,然后再配绫。
托底完成后,裁切、配棱边、包边、覆背、打蜡、打磨、装框(轴)等工序陆续进行,每道工序下面还有不少的小工序。王伟华说,细节决定成败,糨糊调制的稠度、刷的力度,都决定了装裱的最终效果。每一个动作看似轻描淡写,在挥手间就完成了,但这背后却是王伟华40多年来的重复和坚持,对装裱的工艺流程,他早已烂熟于心。绮云阁的第五代传人 王伟华从八十年代开始跟着我的父亲学习,一直工作到现在,已经有40年了。
王伟华说,惠州书画装裱技艺最早由苏州引入,主要是以各种绫锦纸绢,对纸绢质地的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美化或保护修复。改革开放之后,惠州书画装裱行业逐步发展至鼎盛。随后,由于缺乏传人,这项技艺又逐渐衰落。目前,惠州本地全盘继承手工装裱技艺的仅有“绮云阁”一家。绮云阁的第五代传人 王伟华目前本地做这行的就很少,有外地来的装裱师傅,他们大部分都是用机器去装裱,速度比手工快。机器不需要经过晾干等工序,直接就可以做出来。
一张红色案台,几张布满宣纸痕迹的木质挣板,各种各样的装裱工具,以及纸、绫、糨糊等材料,散发着手工书画装裱制作技艺的余晖。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40多年间,王伟华装裱过的书画作品超过2万幅。王伟华说,自己也曾干过散工,只想赚快钱,不难理解机器的强替代性。之所以仍然坚持手工书画装裱,因为其中蕴含着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绮云阁的第五代传人 王伟华我做到累的时候,就坐下来喝杯茶、出去外面走走,再继续工作。因为一浮躁起来,就不会带着细心去做,只能是把心情放下来,才能够慢慢把作品做好。
平静安逸的生活在车水马龙间缓缓延续,而手工的书画装裱制作技艺,却在时间的流逝中缓慢消逝。为此,王伟华积极参加各种非遗展演,正努力让它不被忘记。绮云阁的第五代传人 王伟华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个没有什么兴趣,所以目前业没有招到什么徒弟。我也愿意把我学到的东西去推广,让大家知道一些装裱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