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经略史海说 2025-01-24 16:40:4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那天,国旗挥舞,国歌唱响,毛主席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成立,但国徽的位置空空如也。

为啥?不是不重视,而是压根还没定下来。

国徽这件事前后折腾了好几个月,设计方案一改再改,谁也没想到,最后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件“拖堂”的大事。

1949年的中国,国旗敲定了,国歌也暂定了《义勇军进行曲》,唯独国徽还没着落。

1949年7月,《人民日报》发启示向全国征集国徽设计稿,三条要求:有中国特征,能表现政权属性,还得庄重大气。

全国各地群众热情高涨,稿子如雪片般飞来,结果呢?全都不合适。不是太复杂就是太简单,要不就是样式过于“艺术”,完全压不住场子。

于是,设计任务落到了专业人士的头上。林徽因和梁思成设计的国徽方案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的。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设计方案,以“玉璧”为主体,寓意传统中国文化的纯粹。

玉璧是啥?简单来说,它是古代祭天仪式里的重要器物,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象征。

再加上设计中用了大五星和四颗小星星呼应国旗,麦穗和齿轮象征工农联盟,整体颜色是金、玉、红三色搭配,透露着一种金镶玉般的古典美。

网上不少网友看了林徽因团队的设计稿后感叹:这设计绝对顶级,但要真用,这国徽还真不合适。

说实话,这设计放今天也是一绝,放博物馆里更是传世精品。它端庄、典雅、精致,像一件中式嫁衣,处处都是古典美学的讲究。

但问题也出在这儿——它太讲究了,讲究到让人觉得有些“过于稳重”,甚至带点古旧的味道。

林徽因的设计落选后,张仃和周令钊等人又接过任务。

张仃当时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代表,干活儿带着一股子“革命劲儿”。

他们的方案突出“天安门”这个主题,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起点,是人民的象征。

设计里还有齿轮、嘉禾、红色绶带、五颗红星,象征工农联盟和全国人民大团结。

虽然细节上不够精致,历史底蕴也比不上林徽因的方案,但它有张力,有情感,能让人一眼抓住它的精神内核。

周总理看过设计后,又提出了一条重要建议:小麦象征北方农民没问题,但南方的稻农呢?这设计不能只顾北方,得南北兼顾。

于是,设计中又加入了水稻元素,最终形成了一个以天安门为核心,外环小麦、水稻和齿轮的完整方案。

两种风格放在一起,很难用“好”或“坏”来简单评判。

审美本就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国徽的意义又决定了它不能只是单纯的美。

1949年9月25日,毛主席主持会议,讨论国旗、国歌和国徽的最终方案。

会上,大家对林徽因团队的设计赞赏有加,但也提出了不少质疑:这设计确实漂亮,但是不是显得有点过于古典化了?

新中国刚成立,需要的是一种昂扬向上的气势,而不是一种“沉淀了五千年的厚重感”。而张仃团队的设计尽管还有些粗糙,但它的情感表达和现实意义更符合当时的时代需求。

最终,经过讨论和投票,张仃团队的方案以微弱优势胜出。

周总理提出了一条关键建议:张仃的设计有情感和现实的优势,但林徽因团队的审美价值也不能忽视。

于是,两个团队的方案被整合到了一起。最终的新中国国徽,以“天安门”和金五星为主体,颜色调整为庄严典雅的金、红主色调。

梁思成团队的细节处理和色彩运用让国徽更具艺术美感,而张仃团队的设计核心则保留了下来。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这个最终方案。

毛泽东主持会议时,亲自宣布这一决定。那一天,新中国的国徽正式诞生。

林徽因的落选方案确实是个遗憾,但这个遗憾却让我们看到了时代对美的不同诉求。

林徽因的设计代表了传统中国文化的极致之美,它是对过去辉煌历史的回望。而张仃的设计,则是对未来的展望,是那个时代的中国所需要的力量和象征。两者都美,但美得各有侧重。

如果单看网友们的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这话说得一点儿没错。

国徽不同于一幅画、一首诗,它不仅要美,还得有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它的情感表达,来自于它所承载的时代精神。

林徽因的方案太精致了,美得有些“独”,而张仃的方案则更“接地气”,更符合那个年代的中国。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设计理念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之上的,他们的设计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张仃的设计则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表达,它更贴近大众,更能让人产生共鸣。

林徽因的设计虽然落选了,但她的审美和文化理念却通过整合方案被部分保留下来,成为新中国国徽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徽因的国徽方案虽然没能成为最终的选择,但它却留下了一种“未完成的美”。

最终的国徽,让我们明白,美,不只是为了欣赏,更是为了传递一种共鸣和信仰。

放眼全球其他国家的国徽,中国的国徽确实很出挑,最具大国风范。

参考信源:

人民政协网:揭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如何诞生的?

新京报:百年瞬间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诞生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0 阅读:14

经略史海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