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司凡星
来源|博望财经
江河日下的广告行业,总有例外。
2016-2022年,在各个广告刊登的渠道中,线下电梯媒体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七年保持增长的渠道,而将梯媒作为发展重点的分众传媒,自然也享受到了高于行业的增速。
分众的盈利模式足够简单,一边租各种电梯里的广告位,另一边打包卖出这些广告位给广告主,通过匹配流量供需两端,赚取规模效应+垄断位置带来的广告位溢价,因为较早入局+早期收购,分众率先打造了供给规模、广告主规模双端网络,成为行业龙头。
但好景不长。伴随着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进入周期性变化,分众客户大幅流失,暴力赚钱的黄金时代成为过往,在如今的时间节点隐忧渐显。
大起大落的周期属性、国内线下点位的扩张渗透到达顶峰、出海之路困难重重等多种因素叠加,都给这个传媒巨头的价值底色增添了一层阴影。
01
大起大落
分众传媒首先无法避开的,永远是周期属性。
在A股上市之后,分众的加权ROE净资产收益率)最高达到73%,最低下降至不足15%,呈现剧烈波动。
与此同时,分众的业绩也随着宏观周期的波动而大起大落。
拉长时间看,2017-2019年,分众传媒分别实现营收120.14亿元、145.51亿元、121.3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0.05亿元、58.23亿元、18.75亿元。
可以看到,3年时间净利润持续下滑,2019年下滑达到惊人的67.80%,而这一年,在新潮等玩家价格战、补贴战之下,分众遭到“营利”双杀。
时间来到2021年,分众实现营业收入148.36亿元,同比增长22.6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63亿,同比增长51.43%。ROE33.13%,创造历史新高。
而2022年,受宏观经济影响分众全年营收为94.2亿,同比减少36%,归母净利润27.9亿,同比减少54%。
2023年,根据分众传媒业绩预告,利润在49亿元左右,仅为历史高点的82%,而影院媒体23年上半年仅实现收入3.76亿元,不足历史高点的30%。
究其原因,跟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广告公司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好的时候,广告公司赚钱,客户也有意愿投放广告。经济不好的时候,企业面临生存问题,往往会首先砍掉品牌广告的预算,这一点必然导致分众广告业务的大起大落。
在部分投资者视角中,分众是一个赚钱能力优秀的企业,毛利率直逼茅台。但是,持续性过山车式的业绩波动,也让分众的稳健性遭到质疑。
从这个角度而言,2024年,在市场对消费大盘和品牌广告悲观背景下,分众的不确定持续升高。
02
国内的增长空间
深研财报来看,财报分众的营收构成以电梯媒体为核心,影院媒体为辐,占比分别达到93.1%、6.8%。
上游为开发商、物业公司,分众与这些上游公司签署租赁协议获取点位广告权,租期通常为1-3年。下游广告主原来以互联网企业为主,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房地产的周期衰退,分众房地产、互联网的广告主营收持续下滑,行业增长来源变成日用消费、娱乐休闲、交通等领域。
梯媒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媒体点位的数量和质量,缺一不可。而其对应的也是关于分众未来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分众的覆盖人群能否扩大,二是分众有没有提价权。
分众传媒目前有约40万联播屏,30万智能屏,以及180万的海报点位,此外还与1680家影院合作映前广告,自称“中国最大的生活圈媒体平台”,覆盖超过4亿中国城市主流人群。
事实上,分众在国内线下点位的扩张已经到了尽头。据格隆汇媒体报道,截至2023年7月31日,分众的生活圈媒体网络已经覆盖国内约300个城市。
同时,分众在具有高价值的点位,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商务楼宇梯媒上,市占率已经达到了90%,进一步渗透空间比较小,基本不存在“爆发”的可能性。向下看,无论是向社区楼宇,还是向三四线商务楼宇进攻,都会面临更严峻的竞争。
而从大趋势来看,中国城市化最快增长的阶段已经结束,已然不可能大幅扩张,一二线城市商业写字楼过剩,目前空置率持续升高已成常态。
既然扩张空间极其有限,那分众能否有提价能力呢?
根据财报数据,2019年分众全年营收121.36亿元,点位数244.8w,平均每个点位创收4957元,而2022年,分众全年营收94.25亿元,点位数266.5w,平均每个点位创收3536元。
每个点位的创收显著低于3年前,尽管不能精确反应分众的情况,但大方向看分众并没有多少提价的能力,而且互联网广告的发展已经严重限制分众的提价能力。
此外,价格战还持续存在,线下物业把点位租给广告公司一定是价高者得,“经济低迷”+“热衷于价格战的敌对”,客户被截胡的风险时刻存在。
一直以来,分众都仅仅抓住“互联网难以打造品牌”的核心点打响“心智战争”。但是,虽然没有人能够逃避梯媒的洗脑,但也没有人愿意被洗脑。
小红书、知乎、新氧耐心搞“内容营销”,用户知道被“种草”一般不会过于反感,但是电梯媒体这种“噪音洗脑”“高频刺激”,收获的知名度不一定等同于美誉度,这样的广告环境不利吸引、留住广告主,还会透支了明星的“无形资产”。
国内点位扩张空间不大,提价能力存疑,分众只能寄希望于海外扩张。
03
匮乏的海外想象力
据每日新闻报道,2023 年,分众传媒继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
截至 2023 年 7 月底,分众海外业务已覆盖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的70 多个主要城市,境外子公司媒体设备数量约 12 万台。
2024年2月6日,分众发布公告称江南春个人出资2207万美元增资分众的海外全资子公司FMOIL III,增资完成后,分众从原有的100%持股变为70%,江南春从0变为30%。
分众的模式极度依赖电梯资源的数量和人口密度,相应的,出海拓展也主要集中在韩国、新加坡、印尼等少数几个国家,国外业务开展最成功的是韩国。
但是,韩国作为海外子公司的优秀生,营收也并不乐观。2022年韩国市场利润5200w,分众占比50.4%即约2600w,但是,2023年上半年亏损又达到2300w。
事实上,分众想要在海外复制更多分众,存在很多本土化待解难题。
首先,梯媒能否复制成功的关键在于当地的物业形态,一定要有密集的高楼,小区式的物业管理,而在美国、英国大多是独栋房屋,这也是梯媒很难进入欧美市场的原因。
其次与中国分众不同的是,分众韩国的媒体板主要集中在公寓楼而不是写字楼,250栋写字楼共有约3000块媒体板,占比仅为4%。要在韩国电梯里安装媒体板绕不过业委会,物业公司没有任何决定权,而对待梯媒这种扰民的装置,韩国的业委会态度都更为谨慎。
再比如,中国电梯里糟糕的手机信号逼迫着“低头党”不得不在“无聊和更无聊”中做选择,这也一直是电梯广告最大卖点之一。可这一优势在韩国并不存在。韩国是全球网络连接最好、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5G时代进一步放大了韩国通讯优势,目前韩国30%的移动用户正在使用5G网络。
在韩国生活很少会断网”,电梯里也极少会断网。最近几年新建的新公寓,不仅仅全覆盖了宽带,WIFI也成为标配。
此外,作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的物业形态和中国类似,都是以小区为主,而印尼首都雅加达有四万台电梯。但在印尼,依然需要搞定业委会,他们才拥有真正的决定权,这是和中国最大的区别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除韩国之外,香港、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日本等市场也持续亏损。
整体而言,境外市场单个国家规模较小,点位数量较少,连接形成的网络效应也比较弱。尽管分众还在加速发力海外市场,但是,与国内相比规模和盈利能力差距很大,海外盈利是千万级,分众整体盈利是几十亿级,占比1%。
因此,在可见的未来几年内,分众海外扩张的空间也并不是很大,依靠海外再造一个分众几乎不可能。
END
作为广告界的绝对龙头,分众在电梯媒体依然拥有护城河,但护城河并不牢固,伴随着行业红利消退,分众未来的成长性与稳健性,都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