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火大佬:到了2025年,中国歼-20产量还比不上美国F-35

尚崑 2025-02-16 21:45:23

美企炒作“中国威胁论”,背后目的何在?

美国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总裁吉姆·泰克莱特在一次会议中宣称,中国在2024年一年内生产了超过100架歼-20重型隐身战斗机,其产能正在迅速逼近美国F-35隐身战斗机的年产量。这一言论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广泛关注。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这番说辞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动机。

首先泰克莱特显然无法掌握中国歼-20隐身战斗机的准确年产量。作为一名军火公司高管,他抛出这样的数据,与其说是为了陈述事实,不如说是为了渲染所谓的“中国军事威胁”。这种做法并非首次,而是美国军工企业惯用的策略之一——通过放大“中国威胁论”,为其争取更多资源和资金支持铺路。

在提到中国歼-20的产能后,泰克莱特立刻将话题转向了美国F-35隐身战斗机的问题。他声称如果能够解决TR3版本F-35的技术障碍,F-35的年产量将有望提升至170至190架。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技术解决方案,但实际上这更像是一种变相的资金需求。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经生产了大量F-35战斗机,但由于质量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被美军拒收,积压在仓库中。这些战斗机需要升级到TR3版本才能投入使用,而这一升级过程需要巨额经费。泰克莱特的真正目的,是希望通过渲染“中国军事威胁”,推动美国国会继续为F-35项目拨款,以解决其资金短缺的问题。

这一策略并不新鲜。长期以来美国军工企业通过夸大外部威胁,来为自身争取更多订单和预算。而“中国威胁论”正是其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这种炒作不仅无助于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还可能进一步加剧误解和紧张局势。

泰克莱特的言论并非单纯的技术讨论,而是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争取资金支持的策略性行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军事发展需要更多的透明和理性对话,而非通过夸大威胁来推动自身利益。只有在互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稳定。

0 阅读:0

尚崑

简介:只是想抓住热点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