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被夸上天的3个历史名人,其实都坏到骨子里,欺骗了很多人

苹苹说过去 2024-07-05 21:57:11

在我们的小学课本中,像是“孔融让梨”、“卧冰求鲤”、“曹冲称象”这样的古代典故可谓是层出不穷。这些正能量的古代小故事往往和高尚品格挂钩,有着引导学生以主人公为榜样学习的作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不过,课本中所选取的有些故事,往往只是故事中主人公一生的一个短暂经历,所体现的也只是主人公复杂个性中的其中一个特质。

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在课本里曾经被我们夸上天的一些历史名人,在当我们将眼光放长观看他一生的经历时,会发现他根本不是课本中所塑造的那种光辉伟岸,反而可能是个行径恶劣的卑鄙小人,比如说以下的这三位。

匡衡

生活于西汉时期的匡衡是典故“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小时候,因为家里贫穷,家人无力支持他读书,他只能白天在地里做农活,晚上回家之后才能看书。

不过由于家里实在太穷,连买油灯的钱都没有,匡衡就只能在和邻居共用的一堵墙上凿个小孔,借着邻居家透过来的光看书。后来,匡衡渐渐学富五车,终于走进了大汉朝堂,封侯拜相。

匡衡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个典故就是告诉学生们,现如今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读书的机会,像匡衡一样勤奋好学,努力读书,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匡衡虽然年少时确实够勤奋,但他后来飞黄腾达之后,却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排除异己、侵占土地,欺压百姓。不仅如此,其子醉酒杀人后,另外一个儿子还带人去劫狱,最终导致他被皇帝罢官,贬为庶人。

沈括

北宋时期的沈括堪称文理全才,他不仅是个文人、政治家,还是个科学天才。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医药卜算,可谓无所不知,无所不精,其著作《梦溪笔谈》更是我国古代科学史上的瑰宝。不过,虽然他成就很高,在许多领域都有着诸多贡献,可他在做人这方面,却属实为人所诟病。

在封建社会,沈括所擅长的很多东西,比如说一些工艺技术之类的,在奉儒家为经典的官员士大夫们看来只是一些奇巧淫技,因此起初他在朝堂上很不得志。后来,王安石慧眼如炬,发现了沈括的长处,于是便对他委以重任,可以说在仕途上对他有恩。

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沈括不仅没有知恩图报,在王安石落魄失意时帮他一把,反而是对其落井下石,在朝堂上极力抨击他,气得王安石后来直称他是小人。

同样遭到背刺的还有苏轼,沈括早些年和苏东坡关系不错,靠着交情从东坡先生那儿得了不少佳作。后来当苏东坡遭人诬陷被弹劾时,他竟然雪上加霜,在自己手中持有的苏东坡作品中大作文章,上交朝堂,使得苏轼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如此行径,属实令人不齿。

李绅

唐朝诗人李绅的一首《悯农》,使他得以响彻大唐诗坛。这首简单的五言诗以其精练、形象的语句,表达出了对农民发自肺腑的同情,以及劝诫世人珍惜粮食的良苦用心。传诵度之广,在古诗当中简直可以说首屈一指,上到九旬老翁,下到三岁幼童,都能轻松将诗句背出。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本有着高度人文关怀的诗人,在后来入仕为官之后,却完完全全换了一副嘴脸。一朝富贵之后,他变成了一个穷奢糜烂的贪官酷吏,家中妻妾成群,挥霍无度,最终被朝廷削去了官位。

从这些历史人物的性格、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人往往是复杂、多样的。这几个人物事例,也提醒我们在审视一个历史人物时千万不能陷入片面中,而是要对其从多个方面多做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这个历史人物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0 阅读:23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