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强悍,燃油车宠儿的BBA为啥在新能源赛道成弃儿?还有机会吗?

小匠说小车 2024-02-27 22:54:40

近期,关于奔驰宝马奥迪新能源及排放标准大幅度降低的传闻如潮水般涌来。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过去作为高端品牌标志的奔驰、宝马、奥迪,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却仿佛卖不动了。

奔驰的最畅销新能源车型为EQE,虽然其去年7月达到了月销量过千的成绩,但相较于国内自主品牌仍存在明显差距。宝马车队中的领军新能源车型无疑是i3,尽管前不久其月销量突破了6000台,远胜奔驰,然而在经历10万元的降价处理后,情况并未好转。再说奥迪的Q4 e-tron,其每月销售量稳定在两千余台。

细细捋顺,不难发现这种现状背后隐藏的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中国消费者已经对如何挑选汽车有了深刻了解,不再仅仅将奔驰宝马视为豪华、舒适的代表。加之独立评测平台迅速兴起以及对产品优势的详细解读,使汽车品质一目了然。因此,即便是奔驰宝马等知名品牌也难以将这种知名度直接转化为产品价值。

其次,奔驰宝马奥迪在新能源领域的产品实力并不能令人信服。例如宝马的iX3,其最大续航里程只有550公里,最大功率仅为210千瓦,充电时间长达45分钟,而且全系配备单电机,无四驱系统,真皮座椅需选配,甚至360度全景影像都需要加钱购买。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已相当高,而奔驰宝马则基本停留在3G阶段,消费者体验因此受到影响。

谈及我国国产新能源汽车为何能够在产业变革中迎头赶上,皆源于这样一种理念:全力开发先进产品性能,持续投入以赢得用户信任,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且实现一定规模之后,再逐步覆盖前期损失。

反观奔驰宝马奥迪等国际巨头在应对新能源挑战时,无法完全照搬我国本土企业的成功模式。

一方面,跨国车企需适应电动化浪潮,毕竟它们强力兴盛的基础目前依然是燃油车;另一方面,全球市场的广阔性决定了他们必须满足用户新的需求,尤其是对于购买力强大的中国市场而言,但这是否意味着要舍己从新?显然并非易事。因此,它们在电动化领域常常谨小慎微,举棋不定。

此外,中国新能源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制造方面勇往直前,而奔驰宝马奥迪在技术方面无法超越竞争对手。举例来说,蔚来的换电站遍布全国各地,有效缓解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难题。

总而言之,在这场新世代的汽车革命中,各个参与者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而奔驰宝马奥迪等国际汽车巨头,能否借此机会重塑辉煌,仍有待观察。

之前看到一个消息,上海地区奔驰、宝马、奥迪已连续半年被蔚来等品牌超越,这其中也包括燃油车型销量。这似乎预示着,传统豪华车厂商在新能源转型中的乏力现象已对其燃油车销量产生影响。但这是否意味着奔驰、宝马、奥迪的末日临近呢?答案显然并非如此。品牌历经百年淬炼,底蕴雄厚,仍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为了恢复其在国内市场的往日辉煌,至少应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

首先,提供足够自主权予中国团队,培养更多本地人才,以满足本土市场需求。友商比亚迪与蔚来在发掘精英方面颇有成效,注重本土与国际人才的融合,并不避讳人才来源。

其次,活用自身深厚的历史积淀。若在新能源领域照搬德国经验于中国,恐怕效果不佳。

最后,仿效特斯拉,全面引入电动化战略,将电动化的大本营和生产线转移至中国。如此一来,不仅能提升本土竞争力,更能为品牌增添亲民形象。

0 阅读:16

小匠说小车

简介:很杂,都是一些收藏和自己写的文档